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闭幕后,连日来,南城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豪情满怀,迅速行动,在全县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为更好的宣传报道各地学习贯彻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特开辟“学习十九大,党员干部说体会谈感想”专栏。
说体会谈感想不忘初心在乡村振兴中践行职责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新丰街镇党委书记邓晓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名基层的乡镇党委书记,如何立足本镇实际,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学习贯彻好十九大精神,我认为具体可从兴产业、美环境、强治理、留人才、同发展等五个方面入手。
实现乡村振兴要兴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和壮大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以一个特色产业带动多个特色优势产业的链式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中,探索一条能脱离乡村禀赋的局限拓展更广阔的产业空间的路子,探索休闲旅游度假等产业模式。结合新丰街镇实际,既要做好传统的南丰蜜桔等种养业的发展,也要继续做大做强以校用家具产业为主导的乡镇工业,更要挖掘新丰传统村落优势努力打造休闲旅游小镇。
实现乡村振兴要美环境
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条件就是要完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项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不仅限于水电气,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要随之跟进。要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要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改变乡村在垃圾处理、农作物存储、能源使用、空间布局等方面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致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实现乡村振兴要强治理
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延伸渗透至农村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移风易俗为抓手推动文明乡风的建设,以乡村文化复兴带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形成人人崇德向善的新风尚。
实现乡村振兴要留人才
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为短期有效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应该做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人才引进工作.着眼长远,还应该培养本地回流的“乡贤”为致富带头人,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机制创新,大胆培养一支本地生源优先、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永久牌”村干部后备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乡村振兴要同发展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必须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基础和前提。我们必须坚决落实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一个不落,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