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历史新丰地方革命武装的创建与发展

年6月,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组织——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在马头福水成立。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建立后,为解决队伍武器装备,通过内应外合,智取银珠岩军械库,缴获了国民党六十三军一五四师四五五团设在银珠岩军械库的一批武器弹药,解决了部队装备,勇敢地抗击了日军对马头地区的进犯。同时,还与东江纵队北上抗日先遣队何通大队一起,顽强地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兵分三路“剿共”的阴谋,使抗日武装安全转移到英东地区,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江纵队北江支队野火大队野马中队。在英德青塘,野马中队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激烈战斗,突出重围。

图为巧夺银珠岩军械库战斗旧址

图为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遗址——马头福水村井头楼角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不顾人民的反对,积极准备内战。年7月,新丰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认真开展政治宣传,团结和组织群众反对内战,巩固扩大游击根据地,组建人民武装,成立东江纵队北江支队新丰大队。年5月东江纵队北撤,新丰大队黄业成等7人随支队北撤,赵准生等13人转去香港工作,龙景山、郑大东、叶迈等7人留在地方坚持斗争,隐蔽3个月,等待时机,并成立以龙景山为组长,郑大东、叶迈为副组长的部队党组。主力部队撤走之后,留下坚持斗争的人员在隐蔽期间,过着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生活。而国民党当局立即派部队进驻粤北部队活动过的地方,与乡保政权联合进行“清乡”、搜山等,迫害新丰大队复员回乡人员,要挟和恐吓群众,制造恐怖气氛。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部分隐蔽人员因一时看不到前途,产生“长夜漫漫何时旦”的悲观情绪。新丰党组织和部队党组领导人梁泗源和龙景山,针对这种情况,于年7月在板岭下上江屋开办学习班,对留守人员进行形势教育,增强斗争的信心,作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后来,这批参加学习班的学员绝大部分都成为“江北人民自卫总队”的骨干。

年11月,广东区党委作出迅速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新丰地方党组织与部队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新丰县委员会和江北人民自卫总队。年1月,县委在半江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进一步提高军政人员政治军事素质,宣告成立江北人民自卫总队(代号“太平洋”),在新丰和邻县边区张贴署名虚设总队长李达明布告。部队经过短期整训后,确定以新丰东区的半江为中心,参训人员随即分赴斗争第一线的新从(化)、新佛(冈)、新连(平)、新翁(源)、新英(德)、新龙(门)、新河(源)边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队伍。在解放战争期间,新丰人民武装斗争除在新丰县活动外,还延伸至连平、龙门、河源、翁源、从化、佛冈、英德等八县的边境。

在中共新丰县委领导下,武装斗争和反“三征”斗争迅猛发展,先后组建了赖景勋大队和飞龙、飞虎、尖山、飞豹、长江、北伐、群英、白云、玉龙等9个队,共多人。

图为江北人民自卫总队正式成立旧址

中共新丰县委和江北人民自卫总队在滃江地工委和粤北先遣支队的领导下,8月8日,龙景山、曾东率队在广韶公路八里排伏击,全歼国民党军一个连,活捉国民党军少将、新丰县长罗联辉及以下官兵40余人,该消息很快被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主办的《正报》以《罗联辉被俘记》为题报道了活捉罗联辉过程。10月,飞龙队、白云队在大陂径(现丰城涧下路段)伏击前来上任的国民党新丰县长李泛舟。11月2日,龙景山、曾东率部又取得了鸡嫲潭突围战的胜利。12月间,在新(丰)、连(平)边境的岑窑,江北人民自卫总队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多兵力的围剿。

年2月,中共新丰县委在马头板岭下召开会议,学习和传达《中国土地法大纲》和中共香港分局关于《粉碎蒋宋计划,迎接南征大军的指示信》,即放手发动群众,发展武装,在游击区分田地,分地主浮财(当时简称“大搞”)的精神,决定在张田坑进行土地改革和“大搞”试点,随后在毗邻八县边区铺开,至5月中旬结束。共镇压反动地主3名,没收了50多户地主、富农的土地和浮财,收缴长短枪多支,子弹余发,烧毁契据账本多张(本),有10万多人次分到了土地、粮食和用品。组织起白日、飞天、西强3个队共多武装人员,发展基干民兵多人。土地改革和“大搞”结束后,北伐队又取得了燕子岩突围战的胜利。

7月1日,中共粤赣湘边区委临时党委成员黄松坚、梁威林到新丰指导工作,在半江进行了为时半个月的整风学习,学习中央关于华南游击区只能实行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的指示以及中共香港分局关于停止土改的指示。对土地改革和“大搞”过程中出现的“左”的偏差进行了纠正,吸取经验教训,决定将土地改革、停租废债,改为反“三征”和减租减息。并对县委领导进行调整,将江北人民自卫总队分设为东南区指挥所(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第二团),将西北区指挥所(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第一团)。

图为中共新(丰)英(德)佛(冈)翁(源)边区县委及北一支一团成立大会旧址

之后,又分别成立中共新(丰)连(平)河(源)龙(门)边区县委、中共新(丰)翁(源)佛(冈)边区县委,领导新丰乃至邻近八县边境的党组织和武装部队。坚持开展武装自卫斗争,先后作战多次,擒获5名国民党县长,使解放区不断巩固、壮大,并依靠本县地方武装力量,于年6月相继解放新丰、连平两座县城,8月15日成立新丰县人民政府。随后又粉碎国民党军队两次疯狂反扑,于9月14日解放新丰全境,成为全省南下大军入粤前,依靠地方武装力量获得完全解放的县之一。与此同时,根据中共香港分局的“二月指示”,从年4月起,在游击区普遍建立了民主政权,至年9月底不仅在全县5个区、17个乡成立了区、乡人民政府,而且在邻县的连南区、龙北区、河北区、翁南区及12个乡也成立了区、乡人民政府,并在部分根据地村庄实行了土地改革。

新丰地方革命武装从抗日战争时期六、七十人的人民抗日游击队,发展到年初有2个团建制的人民武装。在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人民武装在新丰邻近八县边境的广阔战场上,与敌作战余仗,毙敌多人,俘敌0多人,缴获各式机枪22挺、步枪多支。创下五擒国民党新丰县长的辉煌战绩。

年9月,为迎接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广东,中共新丰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支前总指挥部,要求各区、乡成立迎军支前委员会,发动群众修路架桥,筹集粮草,做好迎军支前工作。同年10月初,南下大军过境新丰时,全县共筹集大米80多斤,肉类、食品23万斤,以及大批柴、禾、草料,保障大军过境的粮草供应。此外,县委还派出一个基干民兵营和多民工,组成担架队,运输队随军南下,为解放广州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新丰县的迎军支前工作做得出色,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和第四十三军的表彰,分别授予锦旗一面,并赠送轻机枪2挺、步枪支。

10月17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与第三书记方方,率领分局总部南下广州途经新丰,在梅坑入住的旅店接见了新丰县长龙景山和郑大东等人。听取了龙景山的工作汇报后,叶剑英对新丰党组织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先后俘获5名国民党新丰县长和连续解放新丰、连平两座县城给予高度赞扬,对新丰人民出色地支援南下大军感到十分满意,并对当前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要求新丰县委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做好支前工作,作好政权的接收,确保地方社会治安的稳定。勉励大家在革命胜利后,千万不要脱离群众,要戒骄戒躁,艰苦扑素,保持战争年代那样的斗志和干劲,同广大群众一起改造旧社会,建设新中国。

图为叶剑英南下途经新丰梅坑老街住址

叶剑英等华南分局领导离开新丰后,中共新丰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叶剑英临行的教导,发动群众,继续肃清国民党的残余势力,扫除匪特;张贴禁赌、禁吹(毒)、禁娼布告,开展识字运动、恢复生产,以及进行前所未有的土地改革运动,使新生的人民政权不断巩固和强大。新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新的革命征途!

下期预告:才子英烈赖苍天

精彩回顾:

明清两朝新丰农民暴动

新丰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每周六新丰历史,给你讲述新丰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李美通,广东新丰人。从事文化、党史、地方志工作30余年,参与征集研究、编辑出版党史、地方志资料多万字。先后发表了“古田会议前后的李任予”、“从粤北山区飞出的雄鹰——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等文章;主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地方史(第一卷)》、《战斗在新丰(续集)》等著作并获得广东省党史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参与主编出版《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历史(第二卷)》、《新丰县志(~)》等党史、地方志书刊,著有《云?山飞出的雄鹰一一李任予传》。

新丰最齐全的信息都在这里~等你加入!

查找







































白癜风能医治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ly/2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