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的由来
“新丰”源出于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时,因其父思归故里,仿丰地村居街巷筑城,并迁故居于其中,以宽其父心的典故。因此,新丰一词隐含“思念故土”之意。新丰乡名由来的说法有二,一曰南宋初年(),王氏八六公为避金人南下搔扰,迁族人卜居仙杨村。由于初来乍到,难免有思念故园之情,为表达这种情思,遂称仙杨为新丰,流过村旁的小河亦改称“新丰涧”。二曰“新”有兴起之意,取原“丰”字合成“新丰”。
01
地理位置
新丰乡位于黄山区北部,历史上有“江左内地新丰镇”之称,是黄山区有名的边陲重镇。全乡面积约44.6平方公里,呈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地形,属低山高丘地貌,发源于安居村的丰溪河贯穿全乡注入青弋江,水资源丰富。新丰乡西接合铜黄高速,东连省道,X县道贯穿全乡,地处“两山一湖”至泾县红色旅游区中心结合部,与李白踏歌的——桃花潭、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王稼祥故居和明清古建筑群——查济相距均不足6公里,是连接“泾青太”的边贸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02
人口土地
新丰乡现辖4个行政村51个村民组人口。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5%,盛产蚕桑、板栗、香榧、水稻等农作物,是有名的“蚕桑故里”、“板栗之乡”。境内有王、盛、张、黄、郑、程、周、董、薛、庞、査、范、纪、何等姓,多聚族而居,其中王姓人口最多。全乡农用地约.46公顷,占总面积89.05%,其中林地、耕地为主。
据了解,近年来,新丰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着力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农旅融合”的蚕桑文化特色产业园初具雏形。多亩品种各样的果桑采摘体验基地,看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鲍家园,集展示、科普于一体历史厚重的蚕桑文化展示馆,具有旅游接待、农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功能的“一体四中心”等均已建成,蚕桑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丰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唐大历(~)复置太平县以前,新丰属泾县西南乡。据《泾县志》载,泾之西南乡为茧丝主要集中产区。唐大中(~)年间,就有“寻街听茧缫”之盛况。至元代,蚕桑生产因税额奇重而渐衰落。明初轻赋省敛,奖励发展农桑,则又呈“女勤纺绩,蚕桑居室”盛况。光绪后期,新丰村王晋三在上海开设丝号,注册“龙凤牌”商标,当时生产的蚕丝还出口到日本、印度等国。来到新丰,一定要感受下这里的蚕桑文化。桑蚕文化馆就是很不错的地方,这里以蚕桑为主题,介绍新丰蚕桑养殖历史、蚕宝宝的前世今生,一棵桑,一只蚕,一粒茧,一根丝,一匹绸演绎新丰千年的蚕桑文化。这座文化馆属清朝末年古建筑。是光绪年间上海“龙凤牌”丝号的创始人、新丰村养蚕大户王晋三的故居。
蚕桑文化馆位于新丰乡丰溪鲍家园境内,东连省道,离桃花潭8公里,距查济7公里,属于清朝末年古建筑,现保存较为完整。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布展面积平方米。馆内设有主展厅和种桑室、养蚕室、纺织室、产品室四个小展厅。该馆围绕“蚕桑文化”主题,重点陈列当地农民种桑养蚕的手工工具和以蚕桑为原料生产制作的一些蚕桑制品,展厅内有纺织车、木织机、蚕匾、蚕架、草笼、蚕丝被等30余件展品。
展厅利用真实的实物很好的展现出了新丰乡千年的蚕桑发展历程和浓郁的蚕桑农耕文化。展馆建设之初得到了当地村民的鼎力支持,馆内许多展品都是当地村民主动捐出来的。至今,当地仍有0多亩桑园,许多村民沿袭着古老的种桑养蚕传统。
是不是越看越有味儿?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新丰,那就趁着阳光明媚,携着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新丰之旅吧!
来源:微太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