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克(—),号伯周,广东省新丰县沙田镇天中村人。国民大会代表,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社长,国军少将军衍。
图为潘克
年,潘克出生于一个农商家庭,14岁考入广州中山大学附中。读书期间,他广交学友,与同学创办《持平日报》和《国民新闻》等刊物。中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大学,攻读政治专业。
年,抗日烽火燃及全国。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作为时代优秀青年,潘克毅然中断未满学业,怀着满腔的激情,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奔赴抗日战场。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军特别党部干事,连、营、团部指导员、教导员等职。
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后,国民党广东省政府、省党部、第四战区长官司令部北迁韶关,韶关成为广东战时省会。广州市各大专院校纷纷北迁韶关,广州大学也同时在韶关复课。年秋,为求学业有成,潘克从部队返回广州大学四年级复读。复读期间,为克服家庭经济困难,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学业。
大学毕业后,经乡绅的推荐及国民党新丰县长陈淦的邀请,潘克回到新丰县立第三中学(今沙田中学)任校长。为筹建新校舍,在潘楚卿等几位乡绅的积极协助下,他一面抓教学,一面筹集建校经费,使新校舍顺利落成竣工。此后,潘克又亲自到广州聘请教师,聘请了梅凯(又名梅日新,解放后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许南平(解放后在中央文化部工作)、卢莹(女,解放后任《中国电影》杂志主编)及吴焰(女)等高材生到新丰县立第三中学任教,为县立第三中学的筹建与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年,潘克当选为国民党新丰县参议员,后任国民党新丰县党部书记长。年,当选为国民党广东省参议员。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
图为南京国民大会堂
图为南京国民大会堂召开国民大会
年3月,潘克出席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召开的国民大会,并被选为大会核心代表,在会上作题为《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发言。后得国民党南京总统府参军长薛岳的器重,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年1月,随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薛岳回广东,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参事,兼省党部组训处、宣传处处长和《中央日报》社社长等职。年秋,广州解放前夕,随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官薛岳调往海南,任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部政工处少将处长,并负责国民党《中央日报》的复刊工作。后随国民党撤往台湾,续任国民大会代表、台北县党部委员、台湾省监察委员、中央宪政督导委员、中华民国杂志协会理事兼台北广东同乡会理事等职。晚年著有《华侨英杰素描》《竞选之技术》与《海外八月行》等著作。
年5月23日,潘克因病在台湾逝世,享年58岁。
此文参考《新丰县志》人物传潘克整理
更多历史人物回顾:
丰江起波澜,蛟龙梁泗源
龙景山中出八县边区红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潘学吟
国共两党首批留苏学生陈亦谋
新丰地方党组织创始人赵准生
解放新丰城
叶剑英在新丰
天鸿跃九翀马头郑大东
来自新丰的炮兵技术人才——黄业成
八里排伏击,活捉罗联辉
才华出众的新丰骄子——郑选民
国军血战梅坑、蒲昌,英勇阻击日军北犯
鸡嫲潭惨烈突围战
古田会议前后的李任予
燕子岩虎口脱险
山沟飞出的金凤凰一一新丰籍军事技术研究专家龙继泽
每周六新丰历史,给你讲述新丰的故事
作者简介李美通,广东新丰人。从事文化、党史、地方志工作30余年,参与征集研究、编辑出版党史、地方志资料多万字。先后发表了“古田会议前后的李任予”、“从粤北山区飞出的雄鹰——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等文章;主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地方史(第一卷)》、《战斗在新丰(续集)》等著作并获得广东省党史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参与主编出版《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历史(第二卷)》、《新丰县志(~)》等党史、地方志书刊,著有《云?山飞出的雄鹰一一李任予传》。
新丰最齐全的信息都在这里~等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