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邀请专家对新丰,饶洋等地的土楼古建

原中央苏区县饶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珍贵遗产,如何保护、传承、利用饶平文化土楼、祠堂、非遗等文化遗产,在原有基础上规划、充实、提高,打造“文化+旅游”,是饶平当前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和文化自信,4月9日,饶平县邀请汕头市潮人传统文化交流中心组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杨坚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荆淮等知名专家教授和热心文化事业企业家代表一行莅饶调研考察。

杨坚平教授一行参观了高堂镇高北吴氏大宗祠、树下吴氏宗祠、三饶镇道韵楼、新丰镇润丰楼、饶洋镇泰华楼,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和现场专人讲解,详细了解了饶平土楼、祠堂的情况和保护现状。实地考察后,在饶平县人民政府会议厅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为饶平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言献策。

调研中,专家教授和热心企业家代表指出:饶平是宝地,饶平土楼、祠堂建筑风格独特,造型美丽壮观,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所称赞,是饶平乃至潮州一批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历史遗存,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如何做好饶平文化“文章”,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调研组人员建议:

一是地方党委、政府要合理规划,拓宽土楼、祠堂保护利用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平衡企业家和当地农民群众两方利益关系,共同参与、共同受益,合理利用,将文化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建设的直接驱动力。

二是系统摸查,规划方案,分期实施。积极加强与民间经济实体合作,开辟饶平土楼文化旅游产业,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三是取最具特色的一个点为主,一主多副,在原有基础上充实、提高,打造文化旅游圈。如饶平北部山区片,可以道韵楼为主,连接上饶茂芝会议纪念馆、麒麟岭古驿道、北部土楼群。道韵楼周围融入饶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彩青、布马舞展示和传统手艺现场教学等;又如丰富泰华楼展出物件,收集清代至今的畲族鞋帽、农家生活用品等物件或图片,加注文字说明,做到更加完整系统地陈列畲族历史文化。

四是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土楼保护利用工作,扶持本地文化产业、传统工艺产业、文化旅游业发展,引入专业公司运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詹琼英副县长在座谈会上,同与会人员介绍了饶平概况。去年以来,饶平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六城同创”“治六乱”、新农村建设等,打造建设闽粤经济合作区、茂芝红色经济生态示范区、绿色自然生态示范区和海洋蓝色经济生态示范区,招商引资营造了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饶平还在筹备成立饶平土楼保护利用促进会。她希望,专家教授多为饶平建言献策,欢迎热心企业家到饶平投资发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杨坚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荆淮,汕头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教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吴二持,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汕头市金山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汕头市侨批馆首任馆长、汕头市女三侨联合会会长沈建华,古建筑、古民俗、潮汕刺绣研究专家吴红暖,汕头市潮人传统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紫荆杂志社广州办事处副主任、紫荆杂志社粤东联络站站长、《潮英荟萃》纪录片摄制部主任陈焕锋,古建筑专家、古建工程师陈俊鸿,新书网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濡歌,启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启荣,富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富,东方海外货柜航运(中国)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总经理房永贞,万利来家居投资总经理陈伦胜,汕头市金山中学校友会秘书长、摄影记者陆松兴,紫荆杂志社粤东联络站潮州分站站长陈焕群等参加活动。

饶平县副县长詹琼英、县政府办副主任科员张少璞、县文广新局局长?陈晓东、县博物馆负责人刘小兵,高堂镇、三饶镇、新丰镇、饶洋镇领导和文化站负责人陪同调研。

1、高北吴氏大宗祠

高北吴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高堂镇高北村北面,始建于元,明、清续建,一九九五年众子孙乐捐重修,该祠为高堂镇吴氏众宗祠。坐南向北,面阔18米,进深30米,面积平方米。前座开三山门,二进,仿歇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石雕、木雕、彩画和嵌瓷较为丰富,门额“吴氏大宗祠”,门前有旗杆夹1对。该祠建筑采用歇山顶,在潮州地区较为罕见,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树下吴氏宗祠

树下吴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高堂镇树下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二进,前门石鼓一对,面阔12米,进深20米,面积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石雕、木雕、彩画和嵌瓷较为丰富,门额“吴氏宗祠”,背镌“见位闻声”,石雕工艺十分突出,体现潮汕地区清代祠堂的建筑特点,对于祠堂文化和石雕工艺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道韵楼

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建于明万历15年(),为南联村村民所有。坐南朝北,呈八角形,外边长38.5米,内边长16.4米,面积约平方米。三进围屋,前二进围屋为平房,后为三层楼房,中间辟有内埕,全楼共分72开间,公用水井2口,私人水井共有30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镌“道韵楼”,款“孚元锦书,丁亥秋月吉旦立”,为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题。灰砂墙基,其佘皆以黄泥土夯筑,灰瓦屋面。楼内有泥塑壁画,外墙开有枪眼、炮眼,建筑规模宏伟壮观,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八角形土楼,突出了古、大、奇、特、美的特点。该楼除公社化一角被破坏外,全楼保护较为完好,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润丰楼

润丰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丰镇丰联村委会楼仔角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呈圆形,直径48.5米,占地总面积约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二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9开间,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阴刻“润丰楼”。石墙基,墙均用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楼外围建有司马第、儒林第、广业轩、调琴斋。该楼基本结构完好,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年7月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泰华楼

泰华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饶洋镇蓝屋村,建于清嘉庆元年(),为蓝屋村村民所有。坐东向西,四方抹角形,占地总面积约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二楼外面还辟有走廊环绕通行,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6开间,楼门正对面为祖祠,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泰华楼”,款“嘉庆甲子年建”。下半部块石垒砌,上半部用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该楼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年11月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文化饶平

商务合作欢迎-广告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wh/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