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房屋信息:出租出售、租房住房,一步到位!
(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母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百年风华·百村记忆》栏目,翻开我县乡村的历史长卷,回望乡村的振兴历程,感受中央苏区新变化,献礼党的百年华诞,让美丽饶平的乡村蝶变故事走进你我的视野。
弘扬祖德传家风齐心协力建新村
——新丰镇溁东村
新丰镇南面的溁东村,与三饶镇马岗村、径口村相望,临近镇区边界线,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村,大部分村民姓谢。全村总户数户,人口约人,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村民以种植龙眼、荔枝、茶叶、水稻为主。该村是讲闽南语系饶平潮汕话和饶平客家话的双语区。
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视祠堂为怀抱祖德、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孝思表现,同时也是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场所。溁东村谢氏宗祠就建筑在这片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之中,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精神尤为精彩。
谢氏宗祠在解放前后是溁溪(溁东和溁西的总称)乡的教育基地,是当时当地最早的学堂,溁溪乡的长辈都在这里读书。同时,祠堂也是农民协会(简称“协会”)所在地。如今,谢氏宗祠是外出乡贤和谢氏宗亲团结凝聚在一起的纽带,深圳溁溪教育基金会颁奖大会等重要典礼都在该祠堂举行。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五,各地宗亲都集中在这里进行祭祖活动,每十年就进行一次宗世亲祭祖大典。祭拜先祖,弘扬祖德,树立良好乡风家风,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
溁溪谢氏始祖福全公,始祖妣吕氏妈,公讳谣行大二郎,祖籍是福建宁化石壁村,于元末洪武年(年)从小靖入饶开基创业,历经艰辛,创建溁溪乡。后代子孙为缅怀先祖恩德,建谢氏宗祠。祠堂建于正统乙丑年,由二世祖秉忠公、秉盛公、秉嘉公、秉弘公兄弟四人专请名师定择灵穴,创建祖祠正间,安祖神位。清康熙癸酉年(),十世祖元瀛公(进士公)回乡后将祠堂进行扩建。谢氏宗祠座北朝南,堂名“思成堂”。由原来的大堂扩建至驷马拖车格局,三进两院结构,是传统古村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室内木雕石刻,屋顶嵌瓷彩绘、红桁蓝桷,有着潮州地方特有的建筑特色。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溁东村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还有和庆楼,为该村进士谢元瀛居住之楼,相传为第四世祖寿宫兴建,因整座楼都用烧制砖仔垒成,所以叫熟砖楼。年12月,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古以来,溁东人才辈出,谢元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年登戊成科进士。清康熙癸卯年(年)出任浙江省嘉兴府石门县正堂。据传,总兵吴六奇一天在饶府休息,梦见黄龙盘柱,醒后令卫士出街查访,传有一少年身穿黄色结带衫(实际是穿孝服)倚在街道墙边的石柱上。总兵觉得与梦里形象一样,认为这少年定是个了不起人物,因而就和他结拜为同年,这就是十世祖尚未登科进士的谢元瀛。谢元瀛孝友,事叔父如严亲,为乡里人称道,出任浙江石门知县,时逢灾荒,谢元瀛体恤民团,为民请命,情词凄恻,感动上宪,当地征役賦税得以减轻。三任后以政拙自赋归梓,石门父老攀辕塞路,为之立碑(勤政爱民),后由国朝总兵吴六奇代皇上赠木雕“龙盘柱”(圆筒形,空题高2.4米,直径04米)。谢元瀛回乡后,乡民愿望要建陂开渠,方能摘掉“食黍子、配蕃薯”的贫穷帽子。在谢元瀛的主持下,得到饶平总兵吴六奇的支持,终于完成这两项水利工程(即横溪陂、店下洋陂)。其中横溪陂位于扬康的山门溪、榕树脚。开两条渠,东面一渠长约五公里,宽四米,经扬康东北面各村到达溁东的田地和村落,灌溉受益面积数千亩。南面一沟也是长约五公里宽四米,经扬康的石壁岭、红楼,三饶的刈潭楼、径口,到达溁东的里扬埔坪一带,灌溉受益有上千亩。溁西的“店下洋陂”位于上葵乡枫树桥下,渠长也约五公里以上,宽四米,经新葵、大溪坝、上坝、下坝、下葵、乌石楼、宽阳田等村到达溁西村。二陂三渠建成后,水象血液一样灌活了四乡土地,造福后人。谢元瀛还为乡里修路、修宫庙、修祖祠并改横溪为溁溪乡。在祠堂留有一对联:“欲立根基无如为善厚、能光门第只有读书贤。”谢元瀛爱乡爱民的精神,流芳千秋,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谢氏子孙。
如今溁东谢氏子孙仍保留着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诞辰纪念(在和庆楼),十一月初五祭拜(在氏祖祠),清明扫慕祭拜(在杨梅坪)。
近年来,溁东村作为省定贫困村,始终把贫困户增收脱贫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羊作用,及早抓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率先完成对新丰大道的全面整治,全力推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招标等工作进度始终走在饶平县前列。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重点抓好产业帮扶,采取“专业合作社+公司+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成立“饶平县日日顺种养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发展资金。在产业选择上,以发展旅游业及特色农业为重点,并积极联系本地发展潜力大、增收效益好的企业开展产业合作。溁东村还组织成立了乡贤咨询委员会,发动乡贤献智献策、出钱出力。今年来,乡贤捐资建设了朝阳路、大楼文化活动中心、和丰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组织举办奖教奖学活动,各类善款超过万元。同时,还建设了老年大学和康园活动中心,组织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40米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积极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社会主义新村溁东村呼之欲出。来源:《饶平印记》、饶平发布
商务合作欢迎-广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