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县针对社区居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培训,以各驻社区工作队为主体,以网格为单位,以居民讲堂为载体,突出“四寓四学”,不断强化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有效提升了各族居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意识,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为增进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基础。
寓教于乐、丰富载体,让居民乐意学精河镇锦福社区开办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
将《教你学汉语》作为统一专用教材,及时向全县98个驻村(社区)工作队发放《教你学汉语》册,光碟98张。由工作队指定不少于两名队员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教师,根据视频资料提前预习课程,提前备课,制作教学幻灯片,采取老师“领学”“课堂提问”等方式,以幽默、轻松的语言,互动的授课方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在培训过程中,穿插组织学员学唱红歌、观看电教片、情景演练、学员才艺展示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精河镇滨河社区学员在国家通用语言课堂上唱红歌
精河镇锦园社区居民阿曼古丽·吐生江是培训班上最认真的学员,她说:“可以让我们展现自己的特长,还分小组进行朗读、歌唱比赛,大家特别认真,担心给小组拖后腿,这样的课堂很有趣,我家孩子都愿意和我一起参加这个培训班。”
寓教于规、建章立制,让居民自觉学统一建立了学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考勤制度和月考核制度,将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情况作为学员月考核的依据,每月评选一批“交流之星”“朗读之星”“书写之星”和“技能之星”等优秀学员进行奖励。结合学员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层次,合理开设快慢班,选出班长、学习委员和小组长,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规范纪律要求。在每期培训班上表扬学习进步快、效果好的“学习之星”,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变先进,让先进更先进,形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精河镇滨河社区优秀作业光荣榜
精河县党委党校驻精河镇团结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谢玉霞说:“我们特别制作了红花榜,给表现好的学员贴小红花、发奖品,激发了学员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评上的学员也都在暗暗努力,这样的激励效果特别明显。”
寓教于情、营造氛围,让居民随时学将培训与“家”紧紧结合在一起,用情带动,让社区居民养成处处学国家通用语言、时时学国家通用语言、随地学国家通用语言的良好习惯。精河县高级中学驻精河镇和平社区利用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让结亲干部当社区居民的辅导老师,“亲戚”间每周至少打2个电话,每次通话不少于5分钟,全部采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提高社区居民国家通用语言的听说能力。精河县第二中学驻精河镇绿园社区工作队以“小手拉大手”方式,倡导家长与孩子在家中讲国家通用语言、用国家通用语言,通过一起收看国家通用语言的电视节目、阅读国家通用语言书报,让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效果明显提高。
精河县第一小学干部黄晓华给精河镇东郊社区结对亲戚买牙旦木·萨得克江进行一对一辅导
寓教于用、学用结合,让居民主动学在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惠民政策宣讲”“国家通用语言+实用技能培训”“国家通用语言+现代文明新风尚”等培训内容,引导居民了解各项惠民政策、学习实用技术。精河县妇联、团委驻精河镇滨河社区工作队举办“妇女爱心之家”学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吸引社区有就业意愿、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薄弱的妇女参与。各工作队还积极搜集各类就业信息,积极分享博州各类招工信息,并邀请精河县工业园区企业在培训班上召开招聘见面会。目前,已有57名少数民族妇女在课堂中实现就业。
精河镇绿园社区开办串珠培训班
精河镇滨河社区居民纳依尔丁目前在县工业园区的金泰合纺织厂上班,每月以计件方式获得至元不等的工资,她开心地说:“本来是去学语言的,没想到还找到一份工作,我有时间还是要去上培训班,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
截止目前,全县16个社区的各族参学群众达到余人,设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16个、配备教学师资51人,实现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常态化。(精河县“访惠聚”办公室晏梨山、谷卫华供稿)
推荐阅读:
1、“五个”新作为展示推选开始了,具体要求看这里!
2、惊呆!原来驻村干部都是摄影大咖
3、小处不随便!这是一个有味道的短视频…...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