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帮扶传真情
专业引领助发展
为响应广东省基础教育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支教,推进中小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发展,东莞市东城第八小学在学年初派出语文骨干教师欧国强老师前往韶关市新丰县遥田镇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融入式支教。年6月16至17日,东城第八小学袁浩标校长带领学校教导处罗昕铭副主任等骨干教师一行5人到韶关市新丰县遥田镇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两天的帮扶交流活动。
活动一:携手并肩授牌共情
6月16日下午,东城第八小学与遥田镇中心小学结对校授牌仪式在遥小举行。东城八小袁浩标校长及教师代表,新丰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朱能法同志,新丰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潘英科同志,小学部教研员、新丰县遥田镇中心小学校长温竻金同志出席此次活动;遥田中心小学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也共同见证了这一温馨、充满爱的历史时刻。
活动伊始,温竻金校长致欢迎辞,对东城第八小学袁校长及骨干教师的远道而来表示欢迎,感谢东城八小派出了优秀的支教教师,为遥田镇中心小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还对东城八小在帮扶期间向遥田镇中心小学捐赠多册图书和1台可助全镇小学资源共享的校园储存服务器这种义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接着,东城八小袁浩标校长在讲话中表示,东城八小对遥田镇中心小学的帮扶是时代的需要,是责任和使命。希望两校之间的交流能继续延续,共谋发展。
然后,东城八小支教教师欧国强老师进行了发言。他总结了自己这一年在遥田镇中心小学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为更好完成帮扶工作,不仅承担了学校的教导指导工作,还多次面向全镇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了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在镇上取得了积极反响。
新丰县党组朱能法同志对东城八小的善举表示感谢,他借此向在座的师生提出了三个希望:第一希望,希望本次帮扶是一个开始,往后可以依托东莞强大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助推新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二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心存感恩,利用好图书,努力学习,找对方向,通过努力学习、劳动建设,把知识转化成前进的力量,做学习上的追梦人。第三希望,每一位老师能尽全力把幸福教育办得更好,让孩子更出彩。
温校长为东莞市东城第八小学赠送帮扶牌匾,感恩心系大山教育,望携手共延续。
活动二:学校品牌实践共享
授牌仪式后,袁校长面向新丰县领导、遥田镇的各小学校长开展了主题为《修身立本明理益智》的品牌学校经验分享讲座。讲座中,袁校长分享了八小的教育教学理念,表示东城八小在“修身教育”下以培养“健康、品行、智商、情商、财商、专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此外,还用实际例子详细地从修身课程、修身德育、修身文化和修身管理四大方面,对八小的“修身教育”品牌进行了介绍。
活动三:学科讲座专业共学
6月17日上午,来自东城第八小学的骨干教师们在遥田镇中心小学面向全镇教师开展了学科专题讲座。
东城八小教导处罗昕铭副主任面向数学教师分享讲座《小学数学,我们教什么?》。罗主任在讲座伊始便强调,作为数学老师,要看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基础和素养,应当把教会学生会用数学作为教学目标。罗主任以教材为本,例子为支撑,试题为发现点,实实在在地给在座的数学老师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好方法。尽管两校使用的教材不一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学的起点是一致的。
东城八小语文科组长李钰琦老师为遥田镇小学语文老师带来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的专题讲座。李老师结合“双减”政策,浅谈“作业设计”本身,谈及作业设计要遵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新”,要“趣”,要依学情。接着,以单课、单元整体等多形式的作业设计例子来直观讲解如何设计作业,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东城八小英语骨干教师陈玉萍老师围绕“观课、评课的那些事儿”,从理论支撑、基本要素、思考方向,由浅入深地进行专业阐述。她强调观课时要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记录教师的授课过程,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维度、交往度、愉悦度观察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表现。还提醒老师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科学的课程理念、先进的教学方式,恰当、适度地表述自己的评价与观点。
语数英学科的专题讲座后,三位老师和来自遥田镇各小学的老师们分别进行了座谈交流,针对当地教育情况,一一解答了老师们存在的疑问,并提出了实际性的教学建议。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东城八小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李计绸老师则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校园储存服务器,为他们解答了服务器操作等技术问题,希望能更有效地促进整个遥田镇的教育资源整合分享。
水本无波,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华,相击而发灵光。本次融入式帮扶活动是基于政策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是两所学校,两个地区紧密交流的起点。我们将通过持续、深层次、多元化的交流与学习,继续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综合实力,促进两校教育交流深度融合,力求推动新丰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山区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撰稿人:李钰琦
供图人:袁浩标李计绸陈玉萍
审稿人:武苗苗
定稿人:朱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