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寒露之美诗词化身的秋日清香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1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2

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杜甫《种莴苣》

3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4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5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6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7

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

——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8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9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10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11

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

——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12

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

——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13

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

——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14

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

——俞明震《过邠州》

15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

——李贺《感讽六首》

16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17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李绅《宿瓜州》

18

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19

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

——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20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21

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

——叶秀发《兴国寺》

22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刘沧《秋日望西阳》

23

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

——胡寅《赠朱推》

24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25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鸟声上复下,天气晴还阴。

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

谁云子期死,举世无知音。

——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26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曹彦约《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

27

薄薄轻轻寒露雨,微微飒飒早秋风。

小舟办了松江去,占取三高作钓翁。

——俞桂《即事·薄薄轻轻寒露雨》

28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

莫道来时琴鹤在,而今琴鹤一齐无。

——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二十四节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hj/1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