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新丰家园网 “我们的祖先曾经做过清嘉庆皇帝的老师。”记者近日在新丰县沙田镇羊石村采访时,89岁的老人潘启颜告诉记者。
太子皇孙督教 嘉庆帝是学生 在村里一座古宅锦江楼的大门上,挂着一块书有“明通进士”的牌匾。老人称,这块匾至今 已有年的历史。牌匾长约1.3米,宽约0.3米,红底金字,匾上“明通进士”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老人告诉记者,匾的主人名叫潘廷楷,是当地潘氏先人,曾经做过嘉庆的老师,他自己则是潘廷楷第7代后人。 据当地潘氏族谱记载,潘廷楷自幼聪明过人,饱读经书,在清乾隆元年(年)中举,成为丙辰科试举人。清乾隆七年(年),潘廷楷登“明通进士”,此后例授修职郎(为清朝八品文官)、文林郎(为七品文官),任南海知县。年的下半年,乾隆皇帝从进士榜上了解到潘廷楷知识渊博、具有高超的文学水平后,马上传旨将潘廷楷调入城,任太子皇孙督教,并授予罗伞一把、锦帐一幅(直径7米、高6米,可惜于“文革”期间被毁)。 潘启颜老人自豪地说:“作为太子皇孙督教,这个官职虽不算大,但是在当时却享有很高的荣誉,当时他的学生有乾隆皇帝的太子皇孙嘉庆皇帝等人。” 朝中被人陷害 回乡培养后辈 据说,潘廷楷在任太子皇孙督教期间深得好评,但在那是非复杂的官场上也吃了不少亏。一天,他们师生学习完后在书馆里休息,当时的太子即嘉庆皇帝在书桌上打瞌睡,潘廷楷看见太子脸蛋上有苍蝇爬行,他便用双手合掌驱打苍蝇,不料因他的指甲稍长,无意中划伤了太子的脸蛋。殿内侍候官得知后便禀报皇上,皇上传旨着潘廷楷修甲便了,然而侍候官却趁机陷害潘廷楷,把“修甲”说成“抽甲”,潘廷楷只得遵旨,忍痛把十个指甲抽去,痛苦不堪。虽然后来皇上查明真相怒斩侍候官,但潘廷楷感到伴君如伴虎,遂请辞回乡。 潘廷楷辞职后一直在广州居住,并在位于广州小马站的潘家祠(又称荥阳书院)主持多年,为培养岭南潘氏宗亲后辈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斥巨资在家乡羊石村建起一座名叫锦江楼的大宅,该宅占地面积多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大宅如今大部分被毁,只余门楼等几间古屋。潘廷楷去世后安葬于家乡沙田镇羊石村一个名叫黄竹窝的山上。
回复“优惠”,获取更多新丰商家优惠哦!
回复“新丰特产”,我们告诉你新丰有哪些特产
回复“抽奖”进入抽奖页面,每周五更新奖品内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