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有这么多“老北京小吃”,
我活这么大都没听过呢!
据新浪微博
探长涛子是一名帝都群众爆料北京某美食一条街惊现许多
老北京人都没听过见过吃过的小吃!
不信,您接着瞧瞧!
这老儿北儿京儿美儿食儿一儿条儿街儿上的美食
您肯定没吃过吧!
您瞅好了!
这些才是咱老北京的!
最全北京老字号
北京老字号按时间排序老字号名称创建时间特色
1、柳泉居
年
黄酒铺
2、大顺斋
年
糖火烧
3、烤肉宛
年
烤牛肉
4、同仁堂
年
药铺
5、都一处
年
烧麦
6、天福号
年
酱肘子
7、信远斋
年
酸梅汤
8、砂锅居
年
京味白肉、沙锅
9、正明斋
年
糕点
10、白魁老号
年
清真
11、壹条龙饭庄
年
涮羊肉
12、长春堂药店
年
药铺
13、马聚源
年
帽子
14、龙门醋坊
年
醋
15、同和居
年
家常菜、三不沾
16、谦祥益
年
丝绸布匹
17、大成斋鞋店
年
布鞋
18、同春楼
年
山东风味
19、正阳楼
年
螃蟹、涮羊肉
20、烤肉季
年
烤羊肉
21、宝兰斋
年
奶油类糕点
22、内联升
年
鞋
23、鸿宾楼
年天津,进京
清真风味
24、便宜坊
年
焖炉烤鸭
25、步瀛斋
年
鞋
26、惠丰堂
年
山东风味
27、天兴居(会仙居)
年
炒肝
28、老正兴
年上海,年进京
上海风味
29、全聚德
年
挂炉烤鸭
30、泰丰楼
年前后
山东风味
31、张顺兴刻刀铺
年
刻刀
32、吴裕泰
年
茶叶
33、丰泰照相馆
年
照相
34、瑞蚨祥
年
丝绸布匹
35、荣宝斋
年
字画
36、东兴楼
年
山东风味
37、厚德福
年
河南风味
38、全素斋
年
宫廷素菜
39、成文厚
年济南,年进京
帐簿文具
40、张一元
年
茶叶
41、庆仁堂药店
年
药铺
42、同升和
年
鞋帽
43、东来顺
年
涮羊肉
44、来今雨轩
年
红楼风味
45、亨得利
年镇江,进京
钟表
46、戴月轩
年
文房用具
47、庆林春
年
茶叶
48、瑞珍厚
年
清真风味
49、功德林
年上海,年进京
素菜
50、乐仁堂
年
药铺
51、五芳斋
年
江苏风味
52、森隆饭庄
年
江苏风味
53、丽丰祥
年
丝绸布匹
54、仿膳饭庄
年
宫廷菜
55、锦芳小吃店
年
京味小吃
56、普兰德
年上海,1进京
洗衣
57、同春园
年
山东风味
58、萃文阁
年
字画篆刻
59、丰泽园
年
山东风味
60、西来顺
年
清真菜肴
61、永仁堂药店
年
药铺
62、永安茶庄
年
茶叶
63、元隆顾绣绸缎商行
年
丝绸布匹
64、大明眼镜
年
眼镜
65、萃华楼
年
山东风味
66、延吉餐厅
年
朝鲜冷面
67、又一顺
年
清真风味
68、听鹂馆
年
宫廷菜
69、康乐餐馆
年
江南风味
70、马凯餐厅
年
湖南风味
71、晋阳饭庄
年
山西风味
72、清秘阁
宋末元初
字画
73、淮扬春
年左右
淮扬风味
74、永安堂
明朝永乐年间
药铺
75、万全堂
明代永乐年间
药铺
76、鹤年堂
明代嘉靖末年进京
药铺
77、千芝堂
明代末年
药铺
78、黑猴儿帽店
明朝末年
帽
79、曲园酒楼
清光绪年间(约年)
湖南风味
80、文盛斋
清嘉庆年间
宫灯
81、森泰茶庄
咸丰年间(-年)
茶叶
82、浦五房
咸丰年间,1年进京
南味肉食
83、致美斋
明末清初
京味菜肴
84、吴肇祥
光绪年间
茶叶
85、新丰楼
道光年间
山东风味
86、六必居
年
酱菜
87、青云阁
乾隆年间
北京老字号小吃
在这些老字号里,有这么几家知名度很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鹤年堂(年)(中医药类)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自御医之家的丁、曹、王、刘四大家族在创建和继承鹤年堂的同时,对中华传统医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并以医术精湛、药力独到、养生有方名噪海内外,更成为历代医家妙手施乾坤的殿堂。因此,在民间素有"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的美誉,而明朝名臣杨椒山盛赞鹤年堂的楹联"欲求养性延年物,须向兼收并蓄家"亦流传至今,寓意在鹤年堂名医会聚、名药云集,名方荟萃。
2、柳泉居(年)(饭庄类)
“刘伶不比渴相如,豪饮惟求酒满壶。去去且寻谋一醉,城西道有柳泉居。”
这是旧时北京的一首题为《柳泉居》的竹枝词。柳泉居是一家明代就有的真正北京风味酒馆,初时地址在今护国寺西口路东,由院内一株大柳树和一口甜水井而得名,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了。在北京的饮食行业中,是一家“超级老店”。
柳泉居最出名的是山东特色面食,比如烤馒头、银丝卷和豆沙包。柳泉居的烤馒头,曾经是全北京第一,外表焦黄酥脆,内心雪白绵软,掰开热气腾腾,一股诱人的麦香。饭庄就餐环境舒适,两层楼式结构,可同时接待人用餐。
3、大顺斋(年)(小吃店类)
明崇祯三十年(年),来自南京的回民小贩刘大顺,带着全家在市井繁华的通州镇落脚谋生。他先是在通州城内走街串巷挑担叫卖,专门制做经营糖火烧。后因生意兴旺,便在街上开了个几间门面的铺子,老婆掌柜,他和儿子制作,取名"大顺斋",一来表示刘家字号,二求买卖顺利。清末,在刘大顺的第六代孙——刘九爸的苦心经营下,大顺斋进入鼎盛期,先后设立四个分号。
设在通县的大来号,专管供应油、面等原料。设在北京城内的大生号、大新号、大兴号则出售糖火烧,兼营油盐酱醋。年大顺斋进行了公私合营,文革期间并到通县食品厂。年恢复老字号。年3月,大顺斋糕点厂被授予"北京市优秀食品老字号"的荣誉称号。
在通州区设有零售门市部和3个回民专营点,在北京市内设有30多处大顺斋糕点专柜,部分产品还销往外埠。生产品种已达种,传统风味产品有15种。其中,糖火烧、枣泥酥皮、核桃薄脆、枣泥自来红、枣泥油酥等5个品种,被评为市级优质产品。
4、北京同仁堂(年)(中医药类)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年(清康熙八年),自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年。在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5、烤肉宛(年)(饭庄类)
北京经营烤肉的餐馆数烤肉宛的字号最老,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早年间的北京,南宛北季,人人皆知。季氏的烤羊肉、宛氏的烤牛肉,各有各的立身之道,张大千、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均为这里的常客。烤肉宛现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
6、都一处烧麦馆(年)(饭庄类)
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创业人姓王,原籍山西。初为一席棚小酒店,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赚钱后,于乾隆七年()盖了一间门面的小楼。经营品种有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连肉、晾肉等小菜。到乾隆十七年,因皇帝赐名,又送一“虎头”匾而出名。同治年间又增添了烧麦,其特点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
郭沫若生前经常偕夫人前往都一处用餐,年,郭老亲笔提匾"都一处",其夫人于立群也为该店手书了高2米宽3米的《毛主席诗词》壁书。
7、牛栏山二锅头(年)(茶酒类)
牛栏山二锅头,作为京酒的代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京师酿酒师蒸酒时,去第一锅“酒头”,弃第三锅“酒尾”,“掐头去尾取中段”,唯取第二锅之贵酿。牛栏山二锅头,宗气一脉相传。
8、内联升鞋店(年)(服饰类)
老北京人讲究“脚踩内联升”—穿内联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布鞋。这家老字号,至今有将近年的历史了。清咸丰三年(年)冬天,内联升鞋店在东江米巷(今台基厂)建成了。店主名叫赵廷,他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当徒工,学得一手好技术,又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后来,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数千两白银入股,帮助赵廷开办鞋店。内联升制作的朝靴底厚达32层,但厚而不重;黑缎鞋面质地厚实,色泽黑亮,久穿不起毛。如果沾了尘土,用大绒鞋擦轻轻刷打,就又干净又闪亮。这样的朝靴穿着舒适、轻巧、走路无声,显得既稳重又气派。
9、吴裕泰(年)(茶酒类)
吴裕泰始创于年,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交东小区4-17号。公司由吴裕泰茶栈、吴裕泰茶庄演变、发展而来。自年(光绪十三年)徽州歙县人吴锡卿创号开始,至今已有年的历史。
10、全聚德烤鸭店(年)(饭庄类)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使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而京城民间歇后语,如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等,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
这些才是老北京的!这些老字号历经数百年变迁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是古老北京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北京的特色名牌,更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合作/投稿
新浪微博:触摸大北京
头条号/一点号/企鹅号/网易/搜狐/大鱼号:触摸北京
大家都在看
坐地铁玩遍北京城,附地铁首末班时间表!超级实用!
整天看手机,你的眼睛还好吗?用这几张图测一测你就知道了!
北京很富,我们很穷!
在北京,不得不承认的9件事!尤其是最后一件......
80后土著记忆中的老北京,看后好心酸!
素材来源新浪微博
探长涛子是一名帝都群众、网络触摸大北京整理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