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家乡书》
和平街口述历史系列之十四
年,国营淮南纱厂细纱车间挡车女工林亚娟,因表现优秀,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图为林亚娟在进行入党宣誓。
万纱千布纺不尽
淮南纱厂工友的故事
晓东采集手记
和平街、新丰镇,几乎没有哪一家没有与淮南纱厂有关联。在淮南,废灶兴垦带来的是纺织业的繁荣,尤其是家乡的棉花,远近闻名,上百年来,一直为社会送去贴身的温暖。
口述历史采集之际,我一直在寻访曾经在淮南纱厂工作的工友,希望以他们朴实的讲述,记录下社会变革之际,纺织产业工人所流下的汗、所吃的苦,倾听他们的欢乐与悲伤,委屈与无奈,以及分析他们的经济收入、包括对家庭的贡献。蒙淮南纱厂工会主席陆中伟的支持,本期纱厂工友的故事能够像雪地里的青菜葱绿的生长在我们的面前。
为父为母,他们以坚强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为儿为女,他们以鲜活的青春撑起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夜晚都会彻心彻肺响起的提醒上班的汽笛,以及老街上一扇扇亮起的窗户,还有轻手轻脚掩门的声音,是我父老乡亲的日常时光。
记住那些纺过万支纱、织过千匹布的人。改建后的和平街,能否有一个留住纺织记忆的空间,让我们的后代能够知道金梭银梭、知道土布和洋布、知道淮南纱厂小社会与新丰老镇是怎样唇齿相依。
包括在未来的和平街上可以有一个温馨的纺织工友关爱中心。口述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当以人民利益为重,这是一种责职。
年9月,林亚娟第一次参加厂操作运动会留影。
用我青春的璎珞
编织寻常日子里的幸福
口述人:林亚娟
访谈人、整理人:陆中伟
我家住在新丰镇和平街,在新丰剧院西巷子里弄北头,再往西一点就是浦家巷。
17岁那一年,初中毕业后,年10月份,被县劳动局分配到淮南纱厂。当时和我一起进厂的邻居有韦春燕、高俊娟等几位同学,我们那批进厂的工人属于全民性质。
进了一个几千人的国营大厂,我的心情激动无比,因为我们早就知道,淮南纱厂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曾在解放战争中为我军生产过纱布、被服、药棉,是我军的军需工厂。
淮南纱厂前身——淮南纺织工业合作社,年创建。新四军首长刘少奇、陈毅、黄克诚、陈丕显等同志非常关心淮南纱厂。年深秋的一个晚上,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同志身穿灰布军装专程来新丰,风尘仆仆的到工人们中间亲切地对大家说,“你们厂贡献很大呀。你们织的细布我们团级以上干部才能穿到”,并勉励大家说:“今后你们要继续努力,织出更好的布供应部队。”工人们听后,支援前线的干劲鼓得更足了。
曾听说过有位大干部(粟裕将军)来到过淮南纱厂,动员鼓励工人们加紧生产、支援前线。淮南纱厂的光荣历史和传统,新丰镇上的人都知道,当时仍是县里面数一数二的国营大厂。
那个时候单位还分大集体、小集体、镇办企业等性质,如有运气分到了淮南纱厂,哪能不激动、不兴奋呢。我兴奋到什么程度?出现难得的睡不着觉的现象,心中如当时一首电影插曲的歌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我当时被安排到了纺部车间.,纺部车间分前纺、细纱、筒子三个工序,我又被分到了细纱工序上。因为经过简单的目测,我比较瘦单,手指较为细长,适宜细纱上接头、包卷的挡车要求。给我目测看手的是纺纱车间韦秀芳主任,后来我才知道,凡是细纱车间做值车工的,都要目测一下手和手指。细纱工序是纺织厂的主机工段,那个年代能分配到细纱挡车也算是不错的岗位。
我的师傅叫赵霞,她个儿不高,皮肤白净,双目明亮,不仅明亮,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让人有一种不言自威的感觉。
她是那个时期细纱车间有名的师傅,能送到她手下学徒,也是领导对我的重视和培养。当时潘锦秀也是赵霞的徒弟,两年多后就走上了副班长兼测定工时岗位,所以我常以潘锦秀为师姐,其实我也有点套近乎,是想让师姐给我在技术,操作上多给帮助和指点。
上班后我第一个月拿工资,我清楚的记得是27元4角,这里包括中夜班费,我觉得拿了不少了,当时三年后定下的工资只有32元,我还是学徒工,这个工资挺满足。拿了工资后,我到十字路口的供销社里为父亲买了一双胶底的军绿色解放球鞋,因为我父亲是搬运工人,干活靠脚力,我常看到他穿的鞋都是破的,有时还光着脚干活。
“爸爸,我拿工资了,给你买了一双球鞋,试一下合适吗?”我兴奋地把鞋子送到父亲的手里,父亲给懵住了,双手接过鞋子却还愣在那里。这时母亲接过话茬:“亚娟啊,你怎么能瞎花钱呢?大手大脚的,你爸的鞋子我会跟他做,不用你花钱买,妈妈跟你说,你姊妹们多,家里也穷,千万不能乱花钱,你把你自己的工资攒起来,将来出嫁的时候要用钱的。”
“妈没有花多少钱,再说结婚的事还早着呢,我会尽力的,放心吧。”我高声朗道,只看到父亲就站在那里,喃那自语地说,这孩子,这丫头。
林亚娟在细纱机上岗位练兵。年10月
在赵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我的技术长进蛮快的,一年多下来,技术测定水平已达到了优一级,进厂两年多时间,我就作为新学员参加厂部的操作运动会,而且取得了名次,算是崭露头角。记得那时发的奖品是印有奖字的脸盆,纪念品是花衣袋和花衣帽一套,每个参赛运动员都有,上面印有“大丰县淮南纱厂第八届操作运动会纪念”的字样。
要求所有参赛运动员带好新发的花衣袋和花衣帽,整队入场,参加操作运动会的总结、授奖仪式,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锣鼓、鞭炮、掌声此起彼伏,这样的仪式感现在想起都让人难以忘怀。记得会议结束后,我舍不得立刻脱下花衣袋和花衣帽,对着镜子整了又整后,在新丰镇街道上,也就是淮南纱厂到和平街家的距离,来回走了两趟,心里却不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