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素有“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美称。它地处粤赣交界地带,东邻梅州,南通惠州,西连韶关,北接赣州,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地。年建市,现辖“五县一区”(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有9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个村委会、个社区居委会。全市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年年末常住人口.1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43.04%。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36.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32万人。
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南越王赵佗担任龙川县首任县令以来,已有年历史,是客家人开发岭南最早的地区。河源又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周恩来、彭湃、徐向前、叶剑英、阮啸仙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河源领导过革命斗争。境内佗城镇、阳明镇、苏家围、兴隆民俗文化村等具有浓郁的客家风情和岭南文化底蕴。因此,被誉为“客家古邑”。
河源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约占80%,谷地和平原约占20%。境内有罗浮山、九连山两大山脉,东江、新丰江两条河流纵贯全境。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温度21.3℃,年总降雨量.9毫米,全年有霜期为4天。
河源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常年保持优级水平,年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97.3%,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天,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情况,是目前止全省唯一无酸雨的地级市。
河源绿树成荫
新丰江畔
经过近30年的努力,河源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港澳及海外华人心目中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城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位、“中国最有魅力城市”强第14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年度中国最干净城市十强”;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于年11月在河源市举行。
河源市城市规划区包括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个村委会和43个居委会,总面积平方公里。在城市重点发展区控制平方公里为中心城区,包括源城区、东源县仙塘镇和新港镇、紫金县临江镇和古竹镇的城镇集中建设区。中心城区按照“舒展的紧凑型”带型组团结构,形成“一带、两心、两轴、四廊、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茶山公园
沿江路亲水步道
河源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年,河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比年增长47.5%,五年年均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2.9万元,年均增长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89亿元,年均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年均增长2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万元,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年均增长9.1%。园区扩能增效成效明显。
河源五年来投入园区开发建设资金亿元,扩园42.81平方公里,市高新区升级为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五县三区”省级产业园(产业集聚区)“全覆盖”;。创新步伐加快,建立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省科学院河源研究院、省农科院河源分院,实施产学研项目项;全市拥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3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1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五年来,河源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项目数和年度投资额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重点项目从年的67个增长到年的个,年度投资额从95.7亿元增长到.9亿元。
路口改造
汕湛高速(河源段,下同)、大广高速建成通车,汕昆高速、武深高速、河惠莞高速等建设加快推进,赣深高铁动工建设,河紫高速已获省批准立项,广河客专、龙(川)龙(岩)高铁、龙汕铁路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五年来全市增加等级公路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2条、公里,通车里程达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村道硬底化多公里,新建桥梁座;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建成巴伐利亚庄园等景区景点34个,新增国家4A级景区3家,引进了“客天下水晶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保利响水”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高端旅游文化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累计旅游收入达.8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社会民生事业长足进步。
五年来,河源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传扬家训文化成为全国典型,建成市区“四馆一剧院”(市图书馆新馆、市文化馆新馆、市博物馆新馆、市档案馆新馆和桃花水母大剧院),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一体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院医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的原则,河源市建成区红线宽度大于12米的城市道路共有82条,总长度.4公里,全部配套建设绿化,道路绿化普及率99.11%,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4.28%;年底,建成区防护绿地实施率84.80%。
河源市客家乡土植物园位于生态环境优良的万绿湖畔,占地面积约45公顷,开辟了姜园、蕨类园、木兰园、沙漠植物园、蔷薇园、藤蔓园、山茶园等七个专类园,园区物种资源丰富,共有种植物。
龙津晚度
市图书馆
河源城区绿化
今后,河源将围绕打造拥有万人口、粤东北核心城市的定位,积极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按照脱贫、奔康、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大力推动跨越发展、弯道超车,努力实现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发展。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东拓西优、南扩北连、中心提升”,推进建设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魅力县城,形成中心城区集聚发展与县城、中心镇组团式协调发展的格局。
推进源城区及各县城商贸经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量质提升,增强市区和各县城聚集发展要素的能力;推进东源县城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管理,谋划东源的灯塔、顺天作为城市副中心和发展新腹地。推进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建设,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融入更多客家文化元素,注重保护老街区、老建筑,加快城市老旧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品质。让城市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共享“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生态文明福利。
大美河源公园城市
位于东江湾公园的河源市创建园林城市展馆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不仅是河源建市以来第一次以展现城市发展变化和城市园林绿化为主的展览,更是一次面向普通市民、且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性展览。
1建设前的东江网公园
2建设前的儿童公园
1建设前的客家文化公园
2建设中的滨江大道
1建设中的亲水步道
2建设中的健身广场
开放时间:
上午:8:30-12:00
下午:16:30-21:00
地点:河源市区东江湾公园
(胜利大桥往东源方向第二个停车场)
悦?创园
非常不一般的河源河源还有哪些独特的事物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一起分享哦!让我们一起加入创园行动中来!
往期精选推荐
河源最后一批大闸蟹,大家为什么都在疯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