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建置于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年),距今已有年历史,也为我们的家园留下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
年新丰县人民政府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公布了处新丰县不可移动文物(含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让大家了解文物、爱护文物,新丰旅游选送推介我县不可移动文物,为大家简单介绍基本情况。
雁塔大洞雁塔又名文峰塔,位于新丰县丰城街道大洞村老围山上,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年、年重修。该塔坐东北向西南,为六角楼阁穿壁绕平座式砖塔,外观七层,内分13层,通高33.2米,底层直径7.6米,壁厚1.57米。塔基座为须弥座,是以砖线向下逐级放大的力士,塔身向上逐级略有收分,葫芦状塔刹。在西向门的两侧原有灰批门联,剩横批“文光射斗”和残联。年重修时县文化部门聘请专家斧正为“雁塔呈祥昭日月,龙门瑞启镇风雷”。塔底层和第二层的额枋上以及底层檐部与第二级平座间的束腰上均绘有云龙,龙体勾墨线仍隐约见黄、白、红、蓝诸色泽,瓦脊绘卷草纹样。此塔构造精巧玲珑,明显地继承了明塔遗风,有一定研究价值。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阳福塔文武帝阁塔,原名阳福塔,位于新丰县沙田镇阳福村水口茶子坳河边。
此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年)。坐西向东。为五层六角形楼阁式风水塔,葫芦塔刹,青砖砌筑,通高20.1米。平台直径6.27米,周围砌有矮栏;首层直径4.27米,逐层向上略收。塔门门额灰塑匾额“壁合珠联”四字,两旁原有对联现已剥落,第二层正面开小门,门楣灰塑匾额“文武帝阁”,第三层开圆窗,上方灰塑匾额“紫极垣”。塔身各层除正面外其余五面均灰塑有人物、花卉图案,其中第二层是浮塑人物肖像。
年新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对研究明代风水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口塔水口塔位于新丰县沙田镇咸水村水口庙颈墩。建于清末,坐西北向东南,高12.6米,面积10.89平方米,为三层六角形楼阁式风水塔。
塔身用河卵石砌筑,石灰批荡。首层直径3.3米,壁厚0.56米;门两侧原有灰塑对联,现仅有模糊字迹。二至三层正面及两侧各开小窗,层间腰檐用三层和二层菱角牙砖叠涩出檐,葫芦塔刹。
年新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对研究新丰地区清代风水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梅东白塔梅东白塔位于新丰县梅坑镇梅东村横岭上,外表用石灰批荡,故称白塔。
此塔建于清道光年间,坐东向西,为五层六角形风水塔,砖石混合结构。高17.8米,面积19.8平方米。首层直径4.46米,墙厚0.71米。塔身向上逐层收分,层间腰檐分别用二至五层菱角牙砖叠涩出檐。首层塔门拱形,二、三层亦开有小门。塔门匾额及对联已无可辩认,第二层额题“拔萃”,第三层额题“文帝阁”,第四层只开圆窗,无门,额题“魁星楼”。
年新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风貌古朴,对研究新丰地区清代塔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摄影:温远琴塔,丰富多彩,点缀着山河景色。你最了解哪一个古塔?你都见过吗?文
陈论锋
图
除备注外来源周英阳
编辑
倩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