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张亮
通讯员丨陈贤军
如何在农村创办基层党建学堂?这是全国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韶关市新丰县积极实施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开办新时代“幸福习学堂”,这是全省率先成立的村一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基地。4月16日,该县在梅坑镇梅坑村李家自然村立合围一所抗日古宅举行“幸福习学堂”揭牌仪式,第一讲“习近平的幸福观”随之开讲。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周四龙,韶关市委副书记、新丰县委书记陈波为“幸福习学堂”揭牌。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周四龙(右),韶关市委副书记、新丰县委书记陈波为“幸福习学堂”揭牌。摄影:张亮
“幸福习学堂”最多可容纳近百人听课。摄影:张亮
新时代“幸福习学堂”旨在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面向新丰广大基层党员群众,教育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开创新局面,为新丰“融珠先行”、乡村振兴凝聚磅礴力量,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丰贡献。“幸福习学堂”选址的立合围,始建于年,由李氏后人40多户共有。村书记李海标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他在获悉新丰县委组织部有意在此设立“幸福习学堂”后,特别组织宗亲开大会商讨,大家对此表示非常支持,从选址到修缮揭牌,全程仅用20余天。据李书记介绍,当初屋主李氏以立合围寓意“而立之年敢担当,兄弟合心有作为”,训诫子孙后代奋发图强。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据广州,经从化进犯新丰梅坑后,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烧毁民房多间,杀害村民多人,立合围也未能幸免于难,遭到火烧破坏。抗战期间,李家后人始终谨记祖训,自发和梅坑青年村民组建多人的大刀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誓死保护家园。因此,现场场地除了有红色基因,还兼具乡土气息,很接地气。
依托抗日古宅建设党建基地,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摄影:张亮
正门对联写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横批“一心向党”。摄影:张亮
陈波书记告诉《南方》杂志记者,新丰县开设新时代“幸福习学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主要通过开展“六个一”系列宣讲活动,即确定一个主题、邀请一个嘉宾、播放一段微视频、阐明一个观点、开展一场讨论、善作一次点评,用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达到分类指导、因人施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在“幸福习学堂”还有《南方》杂志等党刊杂志供大家阅读。摄影:张亮
“幸福习学堂”还印有简介小册子,提供课程安排等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摄影:张亮
据新丰县委组织部部长刘国洪介绍,“幸福习学堂”的宣讲采取公众自愿参与和各级基层党组织预约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宣讲活动实行一月一大讲、双周一小讲,每场可容纳观众约人,并接受公众旁听。“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让‘幸福习学堂’的宣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将‘幸福习学堂’建设成为基层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教育基地。”
抗日老宅内的小院,成了党员宣誓的好地方。摄影:张亮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周四龙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在梅坑镇举办“幸福习学堂”,是新丰县一个大的特色创办。新时代“幸福习学堂”正是省、县、镇、村四级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的新实践,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连续9年对口帮扶新丰县的扶贫攻坚工作,一直以来对新丰党建工作全力支持,努力使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走在全省前列。他表示:“省人大机关对口帮扶梅坑镇梅坑村,我们有这个政治责任,把梅坑镇梅坑村“幸福习学堂”办好。”
在现场,学员们对抗日古宅换新颜感到很新鲜,他们纷纷表示,“幸福习学堂”设置非常接地气,村味很浓,主题宣讲活动及时向基层党员群众传递了党的好政策,传播了党的好声音,传颂了党的好故事,课程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容易被党员群众接受。
征文啦!▲“初心耀征程?改革开放再出发”征文活动开始啦!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影子林琳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