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历史迎接南下大军解放广州

年8月,为加快华南地区的解放进程,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由叶剑英任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领导整个华南地区的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担负解放广东的任务。

9月,叶剑英在江西赣州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和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方方和南下兵团领导参加部署解放广东等重大工作。在此期间,南下大军第四十八军一四三师到达江西的虔南县,在大吉山与前来迎接南下大军的由何俊才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主力团会合。在北江第一支队的配合下,解放了翁源龙仙镇,展开了解放广东、解放华南地区的战斗。

为解决南下大军在广东的军需物资问题,9月16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颁发《关于支前工作的决定》,对广东全省支前工作作了统一部置,对南下大军一个月所需的粮油、柴草、蔬菜、民工、担架、运输工具等作了预算。对借粮数目、对象、范围、办法、手续及粮食的集中、支拨作了详细的规定,对组织民工、担架和恢复交通运输等工作也进行了具体安排。还指定由各级首长(专员、地委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区长、区委书记)分任各级支前司令部司令员、政治委员。《决定》号召:全省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全力支持大军作战,争取广东战役的迅速胜利,解放广州,解放广东全省。

在粤北,早在7月29日,粤赣湘边区党委就发出《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大军解放的指示》,向全区军民发出迎军支前的总动员令,号召“每家每户,人人准备为慰劳大军的柴草、粮米,以及各种日常用品,使大军所到之处,均得到人民热烈的慰问及拥护。并成立了以梁威林为司令员,刘宣为副司令员的东江支前司令部。各县、区设立支前委员会,乡设立支前指挥所,村设立支前工作站。各地动员18至45岁的男子和年龄20至40岁的妇女都要报名填表、编队,参加支前工作队;村设支前中队,乡设支前大队,县设总队。各级支前机构,均由党、政主要领导组成。

为了保证筹集野战军作战所需的粮食,粤赣湘边区党委发出征粮15万担的号召,要求江南、九连各征粮5万担,江北、滃江、五岭各征粮1万担。这一号召得到粤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

在滃江地区,为响应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和粤赣湘边区党委的号召,迅速成立了“北江人民迎接大军支援前线动员委员会”,发动全区人民到前线支援南下大军。

9月29日,中共滃江地委决定将“北江人民迎接大军支援前线动员委员会”改称为“北江第一支前司令部”,并发出了《火速完成支前工作的紧急通知》,号召全区人民:“修好路,架好桥,让大军大步向前跑”,将大军一直送到广州。

中共新丰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滃江地委的指示,立即成立新丰县迎军支前委员会并发出紧急支前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发动群众修路架桥、筹集军粮。成立支前机构,县设立迎军支前总指挥部,梁泗源、龙景山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各乡设立迎军支前委员会,并将全县民兵、民工编成团、营、连,在全县范围开展迎军支前工作,配合大军南下解放广州。

从9月上旬开始,全县组织了二、三万人次的民工修筑道路,加固桥梁。军屯桥原是一座单人通过的木桥,为了迎接大军通过,群众献出了大批木材、门板、床板搭成一座可通马车的大桥;从回龙至华美堂一段广韶公路,是大军必经之路,有数千名民工日夜赶修。只要大军可能通过的地方,沿途皆设立接待站、茶水站,一切可以利用的民房、公房、祠堂、庙堂均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大军住宿。

新丰文工团有队员近50人,在支前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到全县各区乡去发动群众,通过宣传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男女老少齐动员,实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捐献粮食、稻草、生猪、生油、花生、鸡蛋等物资。福水村军属大娘亚季嫂,自己没有养大猪,便同几户人合起来买了一条大猪献给大军。而妇女们也不甘心落后,连夜赶做军鞋送给解放军;青壮年组成担架队,当起民工、民夫为解放军运送物资,参加卫生和通讯联络队为部队服务;儿童团组织了秧歌队为部队表演,全县到处锣鼓喧天,热情洋溢,呈现一片军民鱼水情的景象。

新丰的迎军支前工作,在南下大军过境之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10月6日开始,通过新丰县境的南下大军分成两路过境,一路由回龙沿广韶公路新丰段通过梅坑、华美堂南下广州;一路由黄磜、出白水磜经县城下广州。由于军情紧急,大军一入村便生火做饭,有的吃了饭就行军,有的休息一、两个小时,又集合行军,前头的队伍刚过去,后面的队伍又来了,千军万马连续不断,过了七天七夜,经过人数达十多万。为保证供给,群众不分昼夜,披星戴月运送粮草物资。马头的福水村、羌坑、板岭、张田坑的群众经常星夜数百人打着火把,运送粮食到县城。为响应上级党委关于做好支前物资的筹集工作,新丰人民群众捐献了水牛35条,生猪头,三鸟只,禽蛋只,大米80多万斤,黄豆多斤,花生多斤,粉丝多斤的迎军慰劳品,使大军所到之处,均得到人民热烈的慰问及拥护。

参加支前工作十分紧张,工作人员有的几天几夜没有睡觉,带领大军领粮、领肉食、蔬菜。有的来不及过秤,先领去吃了、用了再办手续,直到大军过境完毕,才由大军后勤部门拨出大批白银,交支前人员与群众结账。为确保大军顺利进军广州,新丰县还派出一个民兵营和数千名民工,为大军作向导或挑运物资,一直到广州沙河,至广州解放。

新丰人民在迎军支前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感谢新丰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和第四十三军授予新丰县锦旗一面,轻机2挺,步枪支。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

精彩回顾:

明清两朝新丰农民暴动

新丰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新丰地方革命武装的创建与发展

轰动新丰的“茶峻山事件”

茶峻山事件后,梁泗源的“处变”

北一支成立,万人庆典

每周六新丰历史,给你讲述新丰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李美通,广东新丰人。从事文化、党史、地方志工作30余年,参与征集研究、编辑出版党史、地方志资料多万字。先后发表了“古田会议前后的李任予”、“从粤北山区飞出的雄鹰——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等文章;主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地方史(第一卷)》、《战斗在新丰(续集)》等著作并获得广东省党史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参与主编出版《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历史(第二卷)》、《新丰县志(~)》等党史、地方志书刊,著有《云?山飞出的雄鹰一一李任予传》。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偏方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mj/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