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历史明清两朝新丰农民暴动

新丰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明清两朝,新丰人民就不堪忍受封建统冶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曾发生数次时间长、涉及面广,甚至惊动朝廷的农民暴动。

明代中叶,朝廷腐败,百姓处于水火之中,尤其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更是无处安命。明嘉靖二十九年(年),岭南粤北地区发生饥荒,米贵如油,饿殍遍地。无良的富豪为谋取暴利,却运谷出境,使饥荒更加严重。灾民中一些有胆识的人便串联组织起来拦截运谷船只,将稻谷分给灾民渡荒。

明嘉靖三十三年(年),长吉都(新丰)朱廷福、李亚元等组织多农民在小长江、梅坑洞、诸家镇、马头、大湾田、福水、沐河、东埔、溪东、大田(今新丰县丰城、梅坑等地)劫富济贫,阻止富豪运谷出镜,拦截运谷船只,将截获稻谷分给灾民渡饥荒。当时,“徒党渐盛,遂不可制”。

明嘉靖四十三年(年),李亚元联合龙门、河源、龙川、从化、英德、翁源等6县数万农民纷纷举起义旗,集结于长吉都十八垌(今新丰梅坑、丰城、马头、石角、大席,连平隆街、田源、锡场一带),“称王造殿,称侯伯,封总督,设内班大将军。”组织农民起义军攻打博罗、龙门、增城、从化、清远、英德、翁源、和平等县衙,杀死贪赃枉法的县官,破仓分粮,劫富济贫,与朝廷分庭抗礼。官兵亦不能敌。

明嘉靖四十五年(年),朝廷命巡抚御史陈联芳监督“进剿”,命总兵都督俞大猷、副使张子弘统兵8万,会同南赣军“围剿”河源、龙川、和平、翁源、英德、从化等6县数万暴动农民。

总兵都督俞大猷

据《惠州史稿》载:“明嘉靖丙寅岁(年),河源、翁源、龙川、英德、从化、和平6县民反,聚众数万,为首者李亚元,长吉都人”。又据《长宁县志》载:“俞总兵战垒在城东30里云溪上,征两源(河源、翁源)寇,调兵8万,驻营于此。”朝延派俞大猷进剿,出师8万,驻营云溪(今马头镇羌坑、雅盖、潭石、板岭下等地)。“大猷讨之,围其众,民食尽且死。大猷不忍,遂称病解围,民得逃回。”

明嘉靖四十五年(年)二月七日,总兵都督俞大猷行反间计,出兵扫荡,在军粮屯(今马头军屯)等地剿灭李亚元等2万余暴动农民起义军。

在马头科罗笔河边半山峭壁之中,有一块摩崖石刻,每字约15厘米见方。文曰:“明嘉靖丙寅岁(年)二月初七日,总兵俞大猷、副使张子弘、众议讳公商、游击魏中潋,统督汉士官兵剿灭叛贼李亚元等2万余众。竣事班师,谨识,四月书。”

马头科罗笔河边半山峭壁摩崖石刻

明崇祯二年(年),长宁(新丰)农民造反攻城,处死知县魏邦贤。年,长宁农民又聚众据寨攻破县城,知县朱议洞逃至雪垌自尽。

清初,农民反清情绪高涨,增城、从化、英德、和平等县农民先后起义。长宁农民遥相呼应揭竿而起,多次攻入县城,处死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这期间,最具规模的是清顺治四年(年),在林国瑞率领下,纠集数千人马,攻入县城,杀死知县顾济得。

清道光三十年(年),长宁邑马蹄石(今新丰县遥田镇马石)胡黄毛五聚众起义,和英德邓十富汇合,率众万余人,占据英德一带为大本营,与官兵周旋多年,足迹达至曲江、始兴、翁源等县,迫使驻广州府总兵、按察使、巡抚叶名琛亲临清远、英德驻扎督师进剿。后胡黄毛五挫败被擒。

清咸丰四年(年),洪秀全派人回粤号召和发动起义。清咸丰五年(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发动起义,发布檄文,号召“反清复明”。7月,长宁农民在天地会农民起义的影响下,揭竿而起。沙田佛子岭的潘观成称元帅,英德的温连胜为军师,任命梅坑碗窑下的谭亚然为先锋,率义军驻扎梅坑。8月,潘观成联合丘阿良、丘阿周、谭阿生、黄阿连、胡黄毛二及龙门的林亚祥等2万余人,集结张田坝、诸家镇一带。8月21日,转移军田湾,与清军战于合水坝,后攻入县城。长宁县署文武官员闻之避居远乡,衙署内房屋焚毁,仓库洗劫一空。9月18日,潘观成义军获得英、翁两方力量援助,再度攻城。署内各官员又避居龙围胡姓“镇江楼”。19日,潘观成带领数百骑兵巡城南时,县署兵勇早已武装埋伏,潘观成、谭亚然、温连胜等首领不幸被俘。21日,起义军又被官兵俘虏百余人,与潘观成等一并押送县署,后被斩于合水坝。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富有革命斗争精神的新丰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折不挠的抗争。

每周六新丰历史,给你讲述新丰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李美通,广东新丰人。从事文化、党史、地方志工作30余年,参与征集研究、编辑出版党史、地方志资料多万字。先后发表了“古田会议前后的李任予”、“从粤北山区飞出的雄鹰——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等文章;主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地方史(第一卷)》、《战斗在新丰(续集)》等著作并获得广东省党史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参与主编出版《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历史(第二卷)》、《新丰县志(~)》等党史、地方志书刊,著有《云?山飞出的雄鹰一一李任予传》。

新丰最齐全的信息都在这里~等你加入!

查找







































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
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mj/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