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彭德怀将军西北的足迹(外一篇)
——从创作《彭德怀将军》木刻谈起
戴信军
一
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中宜独立营奉命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并为庆功宴会送上药材和店头酒等,毛泽东复信:店头镇药酒(引自《牛树申传》)。
年,毛泽东对看望他的同志还有一封回信。
高锦纯、牛树申、刘懋功诸同志:你们给我送来的信和东西,均已收到,谢谢大家对我健康的挂念。我的身体已有进步,请同志们放心。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打好仗,把工作做得更好。此致,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顺兴德酒坊掌柜宁志西是具有红色倾向典型代表人物,在刘志丹来店头时,他响应号召主动开粮仓救济百姓。在革命年代,店头酒厂不仅源源不断向红区提供普通白酒,而且还根据医用物资需求,特意提高了部分白酒的酒精度,并研发生产了大量药酒,特供红色苏区。年3月,中共陕甘省委陕甘苏维埃政府迁至店头。年3月6日和平解放店头。十月解放黄陵。彭德怀年4月黄龙山战役时来到店头,住进院落宽敞的酒厂客房,视察了店头高小、店头酒厂。据宁掌柜说:4月5日晚,彭总房间的灯彻夜未熄,从窗外可以望见他那粗壮敦实的身影,在挂式军用地图前,比划、徘徊与静立。4月6日晨,店头酒厂上空,向西北野战军各纵队传出了新的作战命令信号——拉开了“西府战役”的序幕。(引自《彭德怀传》)
创作彭德怀将军木刻,有这么一段背景。虽然从最初小构图到素描稿、黑白稿,已渐成形,并搜集了部分彭德怀将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解放后图片资料。彭德怀(年10月24日—年11月29日),湖南湘潭人,曾与毛泽东、朱德等开辟了江西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副总司令,随后转入长征到达延安。发动了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指挥了西北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曾在年10月21日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毛泽东得知彭德怀在战斗中歼敌一个团,击溃三个团,俘虏余人,缴获战马千匹时,一时兴起,提笔写好送给彭德怀的。
为了深刻表现彭大将军形象,我专程赴黄陵店头酒厂旧址参观采访。店头距小石崖根据地约四十公里,和照金相连。店头酒不仅为小石崖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军需医用支持,而且还通过小石崖转送到整个陕甘边区根据地。自年起,刘志丹、谢子长率领的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也经常活动在店头、双龙一带,与习仲勋一起开辟了陕甘边区。照金失守后,习仲勋在突围中身患伤寒,到小石崖养病,用艾草、柴胡等中药疗伤,并用店头白酒擦洗脚手和前胸后背以降温。
二
年6月,我和戍边三十余载的朋友杨爱国等冒着酷暑,去了汉将军霍去病和大将军卫青陵园,感受一代名将祁连山河西走廊战匈奴之英雄气概。特别是霍去病陵前的大型石雕群给人以强烈震撼。霍去病、卫青是甥舅俩。霍去病(-前年)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十八岁开始率军六次西征,驱匈奴,收失地,驰骋祁连山河西走廊,为西汉王朝统一、巩固做出了卓越贡献,取得决定性胜利。唐岑参诗曰:“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间接再现了西域的冷酷险恶。汉武帝为其修建府第。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武帝称其:“霍去病是朕的长城。”遗憾他二十四岁病逝。汉武帝在茂陵东侧为霍去病修建了象征祁连山的高大墓冢,并在陵上雕刻一批大型石雕,使陵更逼真而气势磅礴。现陵前有清代毕沅题写的墓碑:“汉膘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
汉代民间艺人利用大块原石,稍加雕刻,巧妙利用石头形状肌理,以象形意写手法,发挥想象力,使粗犷的自然石头生发出震撼天地之绝响。站在“马踏匈奴”和座座石雕前,无不为古人的高超智慧所惊叹叫好,让游人的思绪张开想象的翅羽。
距离霍去病陵不远处,是大将军卫青陵。卫青元光六年(前)首次率兵抗击匈奴,奋战十年,七战七捷,打通了河西走廊要道。曾与霍去病分兵夹击匈奴,重创匈奴贵族精锐力量,致使“匈奴远遁”。为北部疆域开拓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其陵冢似“庐山”,陵前有清代毕沅题写的“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墓碑。沿泥泞小道曲弯而行,红墙一直延伸到陵冢,高大森严直冲蓝天。几株松柏穿插互映,杂木荒草蔓延了整个陵园。附近农家已搬迁,花椒道边火红似龙舞,苞谷绿风律动,如千军万马簇拥在将军陵前,让人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艺术的力量在于高度概括,石雕群像对我塑造彭德怀将军木刻形象有所启示,整块的雕石极具力量和气势,而点睛细节强化了艺术感染力。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不局限于人物某一具体真实,是艺术的真实,取舍有度,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大小人物景观分割聚散,互有关联如太极,给人以视觉冲击,为之心灵一颤。
画家以往塑造彭大将军,多从战争场景,突现将军或战场指挥手拿望远镜,或骑马独立远眺。但彭德怀也有另一面,与民同乐,亲民敬民。彭德怀木刻的场景表现将军在黄陵瞬间,在战争年代与老百姓的情谊。
霍去病陵园的石雕以浑厚、简洁、意象、原始的面貌给人以震撼和启示。彭德怀木刻吸收汉石雕之概括,在繁杂的人物穿插中,把握形象外轮廓,加强整体力量感,并注意细节的鲜活。将中间灰色尽量归纳两极黑白,黑中见层次,白中有东西。“大道至简”。使观者第一眼即为之眼睛一亮,然越看越有味。在处理画面节奏时,强化了刀法的节奏律动,使画面浑然交错,如太极生发出万千变化,千刀万刀乱刀排刀,均为一个中心凝聚,刀痕皆为主体旋律而漫游。阳刻中凸显刀的力子美;阴刻线的变化颇具金石意趣。霍去病石刻中人与熊的造型,将抽象外形与点睛内涵巧妙于一体。蟾蛙、鱼、伏虎、卧牛、怪兽吞羊等,大多只是在关键部位寥寥数刀,尽显生灵之神韵。艺术不是生活翻版,也不同于照片,是创造,渗透了作者的情感和艺术追求,如司空图形容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因而寻找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尤为关键。应不同于古代,不同于西方,不同于当代,不同于群体,是唯一。
三
为了真实充分重现彭德怀将军风采,我又到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眉县扶眉战役纪念馆、富平八路军师抗日誓师纪念馆、蒲城杨虎城纪念馆等地,从大量图片资料实物中,寻找感受那段难忘岁月所留下的遗韵和气息。我的四妈温养言解放前就追随习仲勋赴马栏文工团参加革命,参加了西府“扶眉战役”。西安解放后,她在钟楼下见到彭德怀检阅部队,和群众在一起的场景。感受到彭大将军的威严和亲民风姿。西安事变时期,“年1月,彭德怀、左权等进驻三原、泾阳一带。彭德怀、左权以及丁玲驻三原东里堡刘宏家”。王继《渭北革命根据地史》书中记述了欢迎彭德怀率领红军到三原。彭德怀发表重要讲话,讲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八项主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现场民情激奋,掌声阵阵。
战争年代人民的生活状态是朴素艰苦的。将军与人民的情感是真挚的。我想作品应有朴素精神,大朴不雕。当然作品必须有时代感,当代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形式语言确立后,细节真实生动,刀法灵动有味,人物饱满突出,避免了人物呆板单调,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视觉张力。如赶毛驴的、扭秧歌的、敬酒的场景,小人物的灵性和鲜活,衬托主体人物的刚毅、威严、伟岸。
具体的人物形一眼尽揽,而看不见的形,空白却潜藏许多不可知因素。空白更能发挥刀子的创造性,白有质感和空间,与黑构成事物两极。黑中有白,白中见黑,阴阳转换。太极生万变,万变归一。惜黑如金,惜白如玉。“有无相生”,澹然无极。不可唯形而刀子被动。刀随情随理而走,体现了刀痕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品格,以及依附刀法而生出的万千气象。密不透风,疏亦贯通。聚散生动,互为依存。看似随意,实为讲究。刀下千力,重似泰山,轻若浮石。光彩自生,格调立现。
大型历史人物木刻,必须有定力。创作的过程不可能单凭激情而完成,往往是情感和理性的高度结合,还需意志和耐心,即长期的孤独感、焦虑感。彭德怀木刻创作半年,刻制三个月,不是简单地将白挖掉,把黑留下。有意味的因子随处在刀下,刀与刀如何衔接,能否统一在大的旋律气韵中,提升了人物形象还是削减了人物形象。“道法自然”,心随天游,要自然不要做作。概括是在丰富的前提下,大气不一定大刀阔斧。精雕细刻是为了凸现主体人物内涵,达到人物的形神合一,在刀木趣味中见木刻精神。
关键的主要人物刻画放在最后有好处,刻到这时,已很有感觉了,是画龙点睛,更需放刀直干,刀下出彩。最后再做一次调整,使刀法更律动,而具浩然之气。该铲白大胆铲去,以不破坏生动鲜活为准。残刀亦是画面一部分,起到活泼协调画面作用,偶尔的刀下特殊效果应保留。这样画面灵动耐读有回味,为庄重的历史人物、平凡的场景增添几多情趣,生发出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有意味的形式感。大块黑里的少许阴线更要讲究,阴阳生意,疏密通气。处处皆有乾坤。
在主体人物彭德怀将军的表现上,防止了概念化。既有将军威严的一面,也有将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一面。和老百姓同心同德,为人民所热爱拥戴。这样更符合人性,也符合彭大将军戎马一生,驰骋疆场,英勇善战,和敢为人民代言的天地正气。因此刀法上似钢如石,阴阳交替,柔中有刚,刚中见情,而富于人情味及韵味,多了温情散淡随意的自然刀味,使人物鲜活起来,有血有肉有温度,整体刀法趋于抒情明快。这是一次新的艺术探索尝试,将延续到《周恩来总理》木刻的创作中。
正是:
横刀立马彭将军。
威震华夏定乾坤。
军民同心战西北,
刀笔有灵寄情深。
年10月
无字碑遗韵
一
当中国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年),将她那双巨乳袒露于梁山下之时,唐高宗李治的生殖器——一对八棱形细高的石华表便显得柔弱滑稽。
武则天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十四岁时,被招为才人。太宗去世后,武则天出宫为尼。后得高宗宠爱,被重召入宫,进封为昭仪。聪明的比丘尼频频施展心计,终于跃升为唐高宗皇后。高宗庸懦无能,武后参与朝政,立纲治国,笼络朝臣,以修改服丧制度和泰山封禅提高妇女社会地位,逐渐取而代之。高宗死后,中宗李显继位,武后又废黜中宗。杀废太子李贤。罢黜睿宗。太后专权,残酷镇压反对者。在称帝的7年间,把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的44个皇子,杀得只剩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李显被废;一个李旦被软禁。镇压徐敬业起兵。杀宰相裴炎。以铁腕开创了武氏江山。《新唐书》记载一个故事,“新丰有山因震突出,太后以为美祥,赦其县,更名庆山。”荆人俞文俊上言:“人不和,疣赘生;地不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山变为灾,非庆也。”太后怒,投岭外。武后自称圣神皇帝,代唐为武周皇帝达二十年之久。武则天前后执政达四十余年。
武则天虽施用权术,“才人有权术,诡变不穷。”但她明察善断,驾驭群臣,选用贤才,继承贞观时期成就,使国家强盛统一安定,成为封建社会第一位有才略的女皇帝。神龙元年(年),武则天病危,宰相张柬之等率兵入宫兵谏,逼武则天把帝位传给中宗,中宗继位后,尊武后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八十一岁的武则天崩,遗诏称则天大圣皇太后,去帝号。毕竟,武则天又回到了唐高宗李治的龙床上。
武则天时期,全国大兴土木,修寺雕佛,洛阳龙门石窟雕凿有17米高卢舍那大佛。我带学生文化考察时写生,传说佛面有武后的影子。武则天以皇后身份支助两万脂粉钱,使佛教艺术在唐代达到了高峰。武则天天年之后,将八条螭龙缠绕在那重达98.8吨的巨大无字碑上,碑中无字而胜有字,千秋功过任后世评说。历史和那些皇权遗老遗少们开了个大玩笑,让后人随意踩踏着武皇柔软的腹部,在泥土芬芳中去感受温热,触摸女人肌肤的弹性,感悟巨乳下包含的天地玄机。千年弹指一挥间,武皇柔软的腹部又被一层坚固的青石筑砌,两只乳峰也翘起了坚硬冰冷的水泥“乳头”,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洗礼,让游人感叹时代的变迁。不知梁山乾陵里唐高宗夫妇二人,是否还做着同一个美梦。
唐朝是辉煌的,唐朝的天空是辽阔的。李世民金戈铁马,文治武功,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神话。特别是经过唐太宗二十多年的“贞观之治”,唐王朝国强民富,就像梁山雨后的彩虹。杜牧诗曰:“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对“贞观盛世”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可见。武则天代唐改国号为周后,立马提拔许多官吏。《旧唐书》记有一首民谣:“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这从另一个角度可见武则天为巩固其皇位,果敢的用人之道。骆宾王为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檄文上所云“秽乱春宫”。民间野史更是把武则天描写成偷汉养汉之淫妇,甚至变成了一个性欲狂,连和尚们也不放过。这里有封建社会男权专制的偏见。武则天的皇仪还散发着幽幽淫威,一代女皇,群龙相捧,独尊而炫耀。我似乎看见了武昭仪正将纤纤玉指掐向熟睡的女儿,欲嫁祸于皇后;似乎又听见了王皇后被废后,至死而沉默的叹息声;萧淑妃被斩断手足,装入酒坛中的她仍厉声诅咒声:“愿阿武为鼠,我为猫,生生扼其喉!”而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亦被她驾崩后赐死。
二
唐朝到了唐玄宗天宝初年,离武则天死去已四十年。杨玉环被进册贵妃。唐玄宗荒淫好色,杨贵妃穷奢极侈,杨氏一门飞黄腾达,俱受封爵,这位梨园鼻祖唐明皇,与宫女们一起吹拉弹唱,同欢共乐,在杨贵妃的醉酒舞姿中,唐明皇用白玉片挡住鼻子,扮演丑角,大唐一片欢天喜地,歌舞升平。与杨贵妃是从祖兄妹的杨国忠,善于迎合唐玄宗聚敛天下财富的需求,官至宰相,独揽大权,排斥安禄山。《新唐书》记载玄宗帝每年十月幸华清宫,“五宅车骑皆从,家别为队,队一色,俄五家队合,烂若万花,川谷成锦绣,国忠导以剑南旗节。遗钿堕舄,瑟瑟玑琲,狼藉於道,香闻数十里。”描绘虢国夫人与杨国忠乱淫,“每入谒,并驱道中,从监、侍姆百余骑,炬密如昼,靓妆盈里,不施帏障,时人谓为雄狐”。安禄山以诛国忠为名,导致了“安史之乱”。马嵬坡前诛国忠,缢贵妃,上演了一出帝王的千古爱情悲剧。唐朝从此大伤元气。唐后期,永贞元年(公园年)唐顺宗重用太子老师王叔文和王伾,王叔文又联合刘禹锡、柳宗元除弊政,打击宦官及藩镇,但革新失败,顺宗被毒杀,王书文被刺死。唐宪宗时出现短暂“元和中兴”。公元年,宪宗被杀。公昌五年(公元年)唐武宗灭佛兴国,但却喜道术,造成了五代十国混乱局面,唐王朝土崩瓦解。武则天死后二百六十多年,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被宋军俘获,关在汴京,他以浓重感伤的语调,发出了亡国之憾:“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三
梁山为长安西北一古名山。《孟子·梁惠王》中记载:“太王去豳,越梁山。”秦始皇曾巡游梁山。梁山虽高海拔千米,但从黄土高原台地拔地而起,雄视渭水,其独特的魅力为帝王们所青睐。梁山主峰似卧狮,从神道观梁山,呈三角形,显得稳定、庄严、对称。游人在行进中,视觉“隐”“显”变幻,群雕两边肃立,天、人、王而合一,使游者感悟到帝王之气势,山峰之雄浑,真乃鼎盛之时唐王朝的一个缩影。我们沿神道而上,两旁的翁仲,惊异地睁大了眼睛,翘起的胡须掩藏不住内心涌动和躯体的呆板。二十个文武侍臣威严而肃整,神态各异;两匹翼马雕刻简练,绚丽挺拔;一对朱雀活泼生动,朴拙大方。你瞧!朱雀正欲飞翔,幻化成两只七彩凤凰,为武则天夫妇歌之舞之。你听!笙歌鸣响,唐风唐韵扑面而来。陵垣门外,六十一个无头藩臣大概是不愿再陪伴武皇夫妇,偷偷地让灵魂潜回各自的故土。藩臣们留下了残缺的躯体,经受着风雪雨霜。从那些紧衣宽带高靴的王宾残躯中,仍可感受其体形的壮伟,威武有力的风姿。明代刘伯温有诗赞曰:“藩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
中央美院版画系老教授谭权书留恋于陵前神道的石雕群拍照,再不想前行登山。年轻的版画家孔国桥等各骑一马,从东豹谷崎岖山道绕到后山攀登梁山主峰,我骑白马随后。众马争道,泥水四溅。为我牵马的农夫五十多岁,黑瘦,驼背。低头疾走,黄草帽下的脑袋,可能正盘算着一双儿女上学的费用又有了一点增加,口袋里的东西能否再换回几张“老人头”。武则天给当地人带来生存机遇,使他们变得精明。有的人悄悄兜售着精美而神秘的小玩艺,把假的说得和真的一样。一位从岔道土坡爬上来,头顶蓝方帕的老妪,神秘兮兮地从竹篮里的蓝花布包里掏出几个粘带黄土的“光绪年制”的小蓝花瓷碗、小瓷杯,言说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三十元买了一个。在山下大门口几个小摊点上,我见到一模一样的几元钱一个,只是碗面干净,没有粘泥带土。在乾陵,唯有小摊点上那些散发着质朴气息的民间艺术品,使游人窥到当地人的真正聪明才智。她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古文明中一股奔腾不息的密码,化作龙夹、马褂、虎鞋、虎帽、五毒和十二生肖等,丰富着滋润着现代人浮躁的精神生活,连躺在陵墓里的武则天也睁开了不甘寂寞的凤眼。
攀山路是被马、人踩出来的便道,有时只是石头间的一条瘦隙。细雨中,众马鼻喷白气,马蹄在光滑的山石间敲打着,发出低沉如鼓点般的音韵。梁山的陡滑险要,终被马征服。马刚一停歇,牵马人便从口袋里摸出几件玉雕吉兽和手镯问众人“要不要?都是真货!”风雨潇潇,马鬃飞扬。有人激奋而歌,有人拍照留念。山顶,松涛柏韵,奇石错落,鸟啼花香;山下,古原卧伏,田畴纵横,渭水似带。一道彩虹从天而降,秋雨后的渭北高原层峦叠嶂沟壑像条条黄莽紫蛇,朝远方绿原间游动,连接着天际涌动的团团彩云。一只金凤凰从彩云间幻化而出,一条金龙翻滚着追随金凤凰,金龙与金凤凰旋舞嬉戏,满天霞光万道……
四
当我们沐浴着残阳,乘兴骑马原路回到梁山山下,已经离开租马场几百米时,大家仍谈笑激奋而不亦乐乎。突然,一位莽汉旋风般从身后赶来,伸手拉住一位同行,双眼圆瞪,短发乱颤。那汉子厉声道:“你打马在山路上跑,要再交十元跑马费,马都累得出汗了,我这马可是几千元买来的!”掏出十元钱递给汉子的同行乐了,大家皆乐。原来,马只能走,不能跑,这里的马养得太肥,大概已经退化了。看来,“昭陵六骏”驰骋天地的唐帝国确实灰飞烟灭了。
戴信军,陕西三原人,祖籍蓝田。年毕业于西安美院版画系,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黄土画派画家、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西安美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安美院老教授协会秘书长。曾获《鲁迅版画奖》。文学作品曾获《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一等奖,《写作》杂志精短文学大赛三等奖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