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山县治贵港说质疑
陈小波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考古材料以及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就布山县治贵港说的观点,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质疑,并提出了贵港不是郡治所在地,而是带有“屯垦”性质的驻军机构的新观点。
布山贵港质疑驻军屯垦
陈小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南宁
布山县治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长期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争议至今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学术界对布山县治所在地的意见有五说:一说在今桂平市(原桂平县)[①];一说在今贵港市(原贵县)[②];一说先在桂平后移贵港[③];一说在今贵港市和桂平市交界处颜[④];一说在今百色市东北[⑤],有的则直接指明在今凤山、东兰一带[⑥]。长期争议的结果,意见主要集中在桂平和贵港两地,但近年却出现较多倾向贵港说的看法。本文拟就布山县治贵港说的观点,提出一些疑难问题,以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讨论。
持贵港说观点的学者所依据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贵港城南有汉代城址;二是城区附近有大量的汉墓,与长期设立郡治相称;三是出土有烙印“布山”铭文的漆器,为布山在贵港的说法更增加了一个证据。他们认为,这些发现也算解决了一个历史上有争议的地理沿革问题。乍看起来,贵港说的理由是充分且严谨的,观点似乎也是成立的。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不少疑点,还有值得商榷之处。疑点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结论之疑
这里所说的结论,指的是布山县治争议的“结论”。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对布山县治所的意见,学术界出现较多倾向“贵港说”的看法后,据说有些人就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就这样定了,甚至常常当面叫人不要再争论了。其意思是“贵港说”就是布山县治的“最终结论”了,不用再讨论了。笔者以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最终结论”的提出为时尚早。因为,布山县治这个问题,是历史上长期有争议的问题,学术界也存在桂平和贵港两地说的意见。尤其是“桂平一说”历代文献都有记载,并非无史可稽之瞎说。所以,桂平之说不应忽视。
当然,贵港自上世纪50年代起至今,配合基本建设的田野考古工作做得较多,发现的墓葬在数量上具有优势,学术界对贵港一方带有倾向性的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对桂平而言,由于田野工作做得少,墓葬的数量偏少,自然不为人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