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时
捧着一大盆鲜切好的水果
实现了“水果自由”
是最火的
数十种水果洗净、切块,摆在小摊上
统一价格,任意选择
你考虑过它的食品卫生问题嘛
近日
媒体对广州一些鲜切水果店
展开了暗访
结果发现,问题还真的不少
北京路步行街店员玩完手机直接切水果在北京路步行街有4家鲜切水果店,价格统一为8元/克。仅10分钟,就有15名消费者购买了鲜切水果,花费都在20~40元之间。
由于商家店面普遍较小,切水果的工作台就在后面,切好的水果常和果皮杂物等混放在同一区域。顾客用完后的夹子也并未清洗,上面混合了各类水果的汁液和果渣。
部分鲜切水果店员工所戴的手套并非一次性手套,而是可以多次使用的橡胶手套。问及是否会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更换和消毒,对方没有回应。除此之外,有的店员在摆放水果时,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却不戴手套,甚至于上一秒拿起手机玩玩,下一秒就给顾客切水果。
手机上携带的细菌主要有四类,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其中大肠杆菌是生活在人类和动物肠道里的一个细菌群,当中包括沙门氏菌,严重者会引起腹泻。
上下九步行街店员单手戴手套没戴头套随后,到了上下九步行街,当地有近20家鲜切水果店。这里的鲜切水果和北京路的一样,售价也是8元/克。这些水果店均按规定挂出工作人员的健康证,但大部分工作人员仅仅是在拿水果的手上戴手套,而且也没有戴头套。走访过程中,还发现一家水果店的工作人员一边抽烟一边摆放水果。
随机挑选一家店铺购买水果,挑选了4样品种后结账时显示为32元。但店员称店内的秤不准,比标准秤少一些,于是又往盒子里加了一些香瓜,让人有强买强卖的感觉。对于卫生问题,店员强调,店内水果都是刚刚切完之后就马上摆放出来的,水果刀也经过消毒。
“天气热了,生意好了很多,一天要切好几次水果。店内所有切的水果卖不完,都由店员带走或扔掉,绝对不会过夜,更不会售卖给消费者。”该店店员称。
此前还有媒体曝光
南京部分水果餐盘微生物菌落总数
已经超过仪器检测限值
很容易让人拉肚子
今年4月1日,南京秦淮区市场监管局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查,其中一家水果鲜切店,营业执照为服装店,属于超范围经营。此外,有两家店卫生不规范,快检显示微生物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取样、与试剂充分反应,形成荧光,根据荧光值反馈物体表面洁净度。该局食品快检中心检测员李栋利用ATP荧光检测仪进行了快检。“因为生物活性可以和试剂发生反应,荧光值越高,微生物越多。”他介绍,一般来说,取值在RLU内,是比较洁净的。如果超过RLU,则不卫生。
在检测之前,一家店的老板反复用布将切水果的刀擦了好几遍。但检测结果显示,水果刀上的指数达到RLU。而另一家摆放水果的托盘,经检测,数值高达RLU。“RLU已经达到这台仪器的检测上限,可以说是爆表了。这证明托盘中的微生物含量已经非常高了,属于污染比较严重。”李栋表示,如果吃了这些水果,很有可能拉肚子。
那么,市民游客
为什么会购买这类鲜切水果呢?
一名来自北京的游客
出来逛街都会买鲜切水果。能够品尝到不同种类的南方水果,这样挺好。
市民李小姐
这些鲜切水果看着不太卫生,说实话,我不敢买。
市民王小姐
以前买过,半盒就要60多块,很贵。而且我看到店内有苍蝇,切水果的刀混着用,这样卫生很有问题。
医生提醒水果最好买回家现切现吃对于鲜切水果的卫生问题,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赖定忠表示,切好的水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细菌,最好自己买水果回家现切现吃。
此外,有市民提到一些水果可能泡过糖水。对此,赖定忠表示,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的话,那么水果的卫生情况更难保证。因为糖水比普通水更易滋生细菌,而且这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是一种健康隐患。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安全与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张波则表示,水果极大一部分都是糖分和水分,在低温情况下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质。不过商家在处理水果时要注意消毒刀具砧板并配以加湿器,隔绝蚊虫。
在韶关步行街也有几家这样的水果店
各位市民请现身说法
你觉得这样的水果可靠吗?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