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决策部署,依法履职,推动韶关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常委会工作安排,2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韶灵带领调研组,先后到市生态环境局和翁源县华彩工业园广东彤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东江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调研。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进行座谈、互动提问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市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工作情况。
我市现有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农药包装废弃物三大类。年,全市家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共产危险废物约38.8万吨。自行利用处置量约16.1万吨,委外处置量约17.3万吨。产生危险废物,主要为钢铁冶炼行业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废渣,以曲江区和仁化县较为集中,两地产量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的96.0%。目前,我市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共9家,年处置能力88.6万吨,其中,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安全填埋场已于年1月取得经营许可证,年处理能力3.45万吨,补齐我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的处理缺口。我市医疗废物集中于韶关市波丽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置,年,共无害化处理吨。与此同时,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认真抓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正着手在南雄、翁源、新丰等地开展试点回收等工作。
调研组要求企业要主动进行技改,减少危险废物产量,规范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工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机制,加强监管,铁腕执法,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共治的格局,维护生态安全,守护好美丽家园,共同推动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靳林
编辑:罗奕麟
责编:袁少华
走进人大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