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君家的房子还是他的父亲陈海高年轻时建的,今年在村里的支持下刚翻盖。
自小眼疾弱视丧失劳动能力新丰镇裕北村二组陈玉君出生时就患有青光眼,上学的时候看不见黑板上的字,只上到三年级就辍学在家。父亲陈海高、母亲吴翠凤勤劳肯干,父亲还是村民小组长,在当地也算能人,因为陈玉君自小因为患青光眼,视力微弱,后来母亲又生下了妹妹小琴,小他9岁,这样一个儿女双全的小家,在当地也算是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由于陈玉君治疗青光眼不停地花钱,为了挣钱给孩子看病,父亲辞去村民小组长的职务,跟着做屋顶防漏的弟弟后面打工,做工程的收入比村民小组长高,渐渐地家里条件得到了改善,年,26岁的陈玉君和云南来大丰打工的女子罗彩芬结婚,婚后不久就有了女儿同彤。
陈玉君的父亲陈海高(左)于年因肺癌去世,留下6.9万元的债务。
父亲患癌去世家底被彻底掏空俗话说得好,不怕苦累,就怕有病,因为一个病字,一个幸福之家很快被冲击得七零八落。陈海高日夜在工地施工,常年的风吹日晒,身体渐渐不适。但要强的陈海高从不声张,一直硬撑着,撑不下去时就到药店买点药吃。到年,身体实在撑不下去,就到新丰、盐城、医院检查,后来证实是肺癌晚期,而且已经全身扩散。
一次又一次的化疗过后,病情不见好转的陈海高自知时日不多,临去世前,瘦成一把骨头的他拉着女儿小琴的手叮嘱:“这些年我吃药治病欠下了不少钱,你哥哥没有劳动能力,我如果不在了,辛苦你帮妈妈一起还债。”当年父亲去世,后事料理完,家里欠下了6.9万元的债务。
丈夫去世后,吴翠凤和女儿经过三年的打拼,才把家里的债还得所剩无几。
妻子离家出走孩子成困境儿童没有劳动能力的丈夫,年幼无知的女儿,医治老父亲亏空的巨大债务,让陈玉君的妻子罗彩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年农历三月初五,她只身回了云南娘家,从此再也没有和陈玉君联系过,那一年同彤才3岁。
空下的债是要还的,小琴早早地跟随村里人去南通纺织企业打工,母亲吴翠凤在家种地,经过母女俩三年的打拼,家里的债还得所剩无几。在南通打工期间,小琴认识了同在南通打工的姜堰小伙子,二人于年结婚,因为家里穷,小琴出嫁时母亲没有一件陪嫁品,这件事至今成为母亲心中的遗憾。
罗彩芬在云南有兄弟姐妹四人,她一直没有办户口,当年她和陈玉君结婚时因为没户口就没能拿结婚证,离开的时候也没有离婚证,罗彩芬至今没有给过同彤抚养费,同彤成了没有妈妈的困境儿童,由于缺少相应的手续,同彤领不到政府的困境儿童补贴。
陈玉君家,像这样动辄数千元的药费发票有一沓。
三年多次手术双目彻底失明从年开始,陈玉君的青光眼病情不断加重,医院治疗,最后右眼球完全切除,左眼经历多次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眼阀取出手术和滤过泡修补手术,现在也已经完全失明。由于眼压一直很高,他一点不能用力,一用力就头昏心跳,平时在家只能听着母亲为他开着的电视机声音打发时光。
吴翠凤向大丰之声一言展示了自年以来为陈玉君看病的一沓药费发票,动辄都是4千、6千一张,仅年到年三年间,为陈玉群看病家里又空了不少债务,至今还空不到3万元,都是吴翠凤娘家兄弟姐妹的。娘家人挣钱也不容易,吴翠凤一直拼命种田,希望能早点还上,但偏偏这几年种田没有什么收入,还债的愿意一直没能实现。家里没有能力买新的电器,现在用的热水器都是亲戚拆迁后赠送的。
大丰义工联义工们陪伴陈玉君过40岁生日。
义工结对四年带来无限温暖从年11月份开始,大丰义工联将陈玉君家庭作为“搭把手行动” 四年来,结对陈玉君家的义工组长从最初新丰卫生院的医生陈雷,换成了如今新丰“知名度精品女装”的店主韦晓红,组长变更,但参加的义工热情不减,给予陈家人的爱从来没有缺少。结对 “今年多亏了村里帮忙,将我家的漏雨的堂屋翻盖,我家只花了三千多元买彩瓦,其他1万多元都是村里支持的。”吴翠凤告诉大丰之声,“买瓦的钱还没有全付清,等卖了红豆再去还瓦钱。”
10月30日是陈玉君的40岁生日,下午,9名义工带着鞭炮、蛋糕和食材上门为陈玉君庆生,组长韦晓红掌勺,有的义工打下手,有的义工帮助奶奶收晒在门口场上的玉米,等同彤晚上放学回来的时候,丰盛的菜肴正好全部端上餐桌。前任组长陈雷赶来为陈玉君送上新买的皮夹克,义工们围着陈家三代人唱生日快乐歌,陈玉君和女儿吹生日蜡烛、许愿,吃蛋糕和寿面,放鞭炮庆贺,陈玉君一家人感动不已。奶奶吴翠凤告诉义工们:“这些年不是义工经常来,我家哪有这么好过?陈玉君过去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这个40岁生日是家里最热闹的一次!”
资料图片:年11月20日,大丰义工联“搭把手行动”将陈玉君家庭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