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标准化新丰农民工匠为美丽乡村提质

广告

“我们村的村史馆是本村工匠黄艻雅修建的,古朴典雅,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在新丰县马头镇大陂村,一栋簇新的村史馆拔地而起。一件件承载着乡土记忆的农村生产、生活工具陈列其中。大陂村支书黄勇一脸自豪地说:“只花了30万元,就把村史馆建好了。”然而,在早些年,新丰县还是采取EPC模式(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建设新农村。“把工程承包给公司,村民就很难参与其中。基本上是‘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在施工过程中偶尔有些矛盾纠纷,村民还会生怨。”黄勇很是感慨,“现在好了,就是本村人自己在搞建设,大家伙儿都能参与进来,有什么想法都能说,合力把村子搞得更漂亮,个个都高兴!”

近年来,在新丰县,由村内有手艺、有技术的能工巧匠参与村内建设的例子不在少数。崭新平整的水泥路,风格统一的农房,干净卫生的厕所,璀璨夺目的路灯,让人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和充满乡愁的村史馆等一大批提质农民生活的项目和设施遍地开花。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工程,都有新丰县各村农民工匠的身影。

“这些都是新丰县推行农民工匠小型工程项目取得的成果。”新丰县县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郑国荣告诉记者。据了解,新丰县农民工匠工程是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wh/11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