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少年行,意气风发,李白王维塑造了

《少年行》本是乐府旧题,在唐代诗人手里大放异彩,尤其是初盛唐诗人们,多以此为题,描写少年游侠的任性妄为、热血侠情,更兼对历史英雄的追慕,以及对战场磨炼的渴求等。李白、王维等人都写过这一题材的组诗。

少年行

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声鲁句践,争情勿相欺。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第一首诗,写少年对游侠英雄的追怀仰慕。

荆轲刺秦前,燕太子丹率宾客送荆轲于易水岸边,高渐离为荆轲击筑,荆轲弹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李白这首诗就是围绕荆轲的典故而作。他认为,少年侠客,就像高渐离击筑,就像荆轲和唱,应该结识燕太子丹这样爱才的贤主,也要结交并州男儿那样轻生死重义气的朋友。少年时便身负雄心壮志,将来总有奋发之日、激昂之时。

李白接着写道:如果再遇到鲁句践(又名“鲁勾践”)这样的游侠,应事先通名报姓,以免因赌博生事,互相欺辱。《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当年游侠于邯郸的时候,遇到了鲁句践,因为下棋博弈时发生争执,鲁句践生气就怒斥了荆轲,荆轲并不回话就从牌局遁走。实际上,荆轲离开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显示出不屑与鲁句践争论的鄙薄之意。可见,李白是已经完全将自己的少年梦代入荆轲的遭遇中,想象着如何扮演荆轲的角色。此诗虽是咏怀荆轲,却完全套入了李白的幻想与抒情,也勾勒出少年游侠的天真与稚气。

第二首诗,写少年对游侠生活的浪漫狂想。

李白所认为的游侠生活实在太畅快了!长安金市乃豪门贵族聚居处,游侠少年出身富贵,生活奢华,骑着配银鞍的白马,满面春风地徜徉在街市间。游春赏花之后最喜欢去哪里玩耍呢?当然是去胡人开的酒肆中,与那些漂亮的西域胡姬饮酒作乐。在李白的笔下,少年拥有的是阳光下所有美好的事物,有花,有酒,有银鞍宝马,有异域美人。手里是花不尽的钱财,身上是用不完的青春。盛唐气象中的游侠少年,就这样在李白笔下恣意潇洒,任性而为,一派蓬勃的少年气!

与李白“高歌击筑骑马踏花”的少年梦不同,王维的游侠梦里多了些英雄气与家国感。

少年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王维这四首诗讲的是少年游侠的几段生活。

第一首诗写“相识痛饮”。新丰的美酒非常名贵,出没长安地区的游侠多为少年。相逢时如果意气相投必要痛饮几杯交下这位朋友,而少年们的骏马就拴在楼下的垂柳边。值得注意的是,“五陵年少”和“银鞍白马”在李白诗中曾出现过,将两位诗人的作品放在一处看,可谓妙极。

第二首诗写“边塞出征”。离开家不久便成了皇帝的御林军,随后就跟着骠骑将军辗转沙场,参加了渔阳大战。其实,谁不知道远赴边疆既辛苦又危险呢,但是保家卫国是男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纵然战死疆场空余一堆白骨,也会飘出侠义的清香。

听鼓角争鸣,望烽火边城,黄沙漫天的古道上闪烁着刀光剑影。策马扬鞭,一骑绝尘,将家国安危系于己身。那些遥远的相思,凄惨的离别,在少侠此时的身上都还未出现,他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wh/13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