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新丰——广东的“香格里拉”
年10月26日上午,韶能绿洲生态植物纤维项目动工仪式在韶关市新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据《南方》杂志记者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全面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4亿元人民币,创税将超1亿元人民币。
十九大刚刚闭幕,一个20亿的大项目就在粤北山区县开工,这为新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工业发展受限,但是新丰的发展又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新丰始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建设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又切合新丰生态发展定位、适合本地发展的项目。”韶关市委副书记、新丰县委书记陈波说。
新丰县马头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新丰县始终坚持“融珠先行、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以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引进了一批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又切合该县生态发展定位、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项目,实现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开局。
引进项目时,首先考虑它们是不是可持续发展产业,是不是环境友好型产业,这是新丰县实现发展与生态共赢的奥秘。年,新丰便引进了韶能生物质发电项目,以农林业采伐及木材加工厂剩余物、林下草灌植物、城市绿化修剪枝桠材及其他废弃木质材料等生物质资源为燃料,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生物质直燃发电。“该项目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又切合新丰生态发展定位、适合本地发展,目前该项目已建成达产,实现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开局。”陈波表示。
韶能绿洲生态植物纤维项目动工仪式
而此次动工的韶能绿洲生态植物纤维项目,是今年8月份新丰县与韶能集团签订的总投资超30亿元人民币、落户该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两个项目之一。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新丰县委、县政府特别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和县直相关部门发扬“钉钉子”精神,与企业加强沟通对接,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同时,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以产业为依托,围绕园区配套,打造小城镇,完善企业员工生产、生活、子女就读等配套设施,实现产城融合。
这项投资额达20亿的项目,首期占地面积亩,将建设8幢现代化标准生产厂房,配套建设办公大楼、后勤生活娱乐设施等。该项目具有自动化、低耗和环保的特点,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年产12万吨生态植物纤维餐具系列产品,并可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而截至目前,新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亩,已开发面积多亩,吸引了18家企业进驻。
连线书记《南方》杂志:结合十九大精神要求,在推进产业融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上,新丰有哪些深刻认识与坚定实践?
陈波: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核心。落实十九大精神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全面谋划提升新丰产业发展水平,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和“融珠先行”的产业基础。
一是切实打造优质产业发展环境。紧盯产业发展的配套短板等薄弱环节,大力推进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企业的交通成本,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切实改善营商软硬环境。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发展“硬基础”。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优化发展“软环境”。
二是着力提升产业共建成效。牢牢把握省推进产业共建、东莞-韶关全面对口帮扶和韶能集团、中国有色、中能建等大型企业项目布点的契机,主动对接,积极作为,着力解决好“跟谁建、怎么建”的问题。结合新丰的基础和优势,引进和培育更多有发展前景、切合新丰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推动本地休闲旅游产业、特色工业和现代特色农业与珠三角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大力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遵循规划,补齐短板,突出点面结合,推进产业园区整合优化提升,将优势资源集中到重点产业平台上,明晰产业定位。将生态环保和新能源作为马头工业园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作为紫城工业园的发展重点,将“稀土材料+建筑材料”作为回龙工业园的发展重点。同时推动农副产品工业化和农业旅游化,推动我县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为我县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