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穿的红袄绿大襟竟然与宗教有关

(丰县人儿童时代的虎头鞋)

丰县民俗文化述略

/季朗友

丰县,别名丰邑、凤城、秦台,因其为汉代帝王乡而名显于世。它历史悠久,城池形成于战国后期,史称“梁故丰徙”。它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区,归属频繁变更。

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有崇文尚武的传统。邑人刘邦、萧何、张陵都是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因此,汉风道韵是丰县乡土文化的内核。

谈到“民俗”一词,很多人认为仅指一方风俗,没有多少文化含量。甚至一些文化学者也将其归为“下里巴人”,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其实大谬不然。

探索中华文明,未必完全依靠文字记录,从各地流行的民风习俗中也能窥见其传承。

笔者在这里讲一个小故事:丰县头号汉奸王献臣于年病死后,当时日伪政权为迷惑县民,为王在丰县县衙举行了隆重葬礼,还请能工巧匠扎了一连纸糊的“士兵”。这些纸人与真人一般高,身穿军装,背着步枪,形象逼真。这种做法似与秦陵兵马俑陪葬有某种程度的关联。

用活人陪葬的做法可追溯到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改为用陶俑陪葬;以后,又衍变为用纸人陪葬。(丰县的纸扎技艺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至今天,在丰县本地葬礼上,经常看到纸马、纸人,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安慰之情。民风习俗往往根植千年,甚至更长。它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的特点。它记录着人类早期活动及民间信仰。因此,民俗文化极具探索价值。

民俗文化是特定时期及一定区域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

它主要涵盖两方面的内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内容丰富有趣,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居住、饮食、服饰、耕作、出行、行武、信仰、礼仪、歌舞等。因而,笔者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中国的正统文化,深深打印着传统文明的烙印。

丰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当年他在家乡丰西泽斩蛇纵徒,隐居芒砀山,后被拥立为沛公,灭秦剪楚,开创了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基业。汉族、汉字、汉语皆得名于汉朝。

因此,丰县民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刘邦及其丰沛子弟,将家乡的生活习惯及民俗传统带向中国的最高舞台。各地在朝的官员,必然推崇丰沛王候们的生活习俗。这些丰沛民俗渐渐融入时人生活中,从而影响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

刘邦为解太上皇思乡之愁,依照丰县老家的街巷布局,把关中的骊邑改建为新丰县,又把邻居迁到那里居住,据说连鸡狗都能认出仿造的新家,留下了“鸡犬识新丰”的美谈。新丰县的克隆,让丰县民俗文化来了一次大迁移。这种文化习俗注入京师,必然影响到全国。

丰县又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乡。道教是中国国教,影响我国风土人情两千多年,其与丰县的民俗息息相关。(还记得姑妈做的红袄绿大襟吗?)

丰县新生婴儿出生后一月叫满月,要被叫到外婆家暂住。离家前,大人用锅灰在婴儿鼻梁上抹一道黑,从外婆家回来时,又在鼻梁上用白粉抹一道白。象征意义是“黑狗来,白狗去,孩子活到九十九”。

黑狗、白狗实际上是黑虎、白虎的代称。黑虎星、白虎星是教道中的人物,前者是呼延庆,后者是薛仁贵,都是古代的将军。黑狗、白狗是贱名,民间认为这样命名,小孩子容易成活。(还记得小时候戴过的小桃篮吗?)

三生以下婴儿手腕上通常用红线系着朝阳桃木刻成的刀、剑、锏。大人带孩子出门时要把桃枝放在身边,具有辟邪作用。人们相信这样做比较安全。上述风俗与张天师驱鬼画符紧密相关。(桃木刀桃木剑)

几年前,我偶然发现赵庄是个笃信道教的小镇。至今,古镇老街依然保留着原来的轮廓,还存有少量寨隍。

笔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全面调查,写出了一万五千字的寻访记录。赵庄集及其周边有四处道观,含六大殿、一小殿。南门外有观堂庙(一说敬的是观音,一说敬的是关公,但东西厢房敬的都是道教人物);北门里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殿宇;东北角有两座大殿,俗称大庙。

一些耄耋老人谈起赵庄古镇,依然津津有味。目前只有极少数老人知道南门叫南华门,其他三门名称,至今无人能说出来。至于为什么叫南华门,也没有人能讲清楚。笔者经过一番推敲,认为其之所以叫南华门,应与道教经典《南华真经》有关,因此另外三门命名也应该与道教经典有关。北门——“通玄门”应源于《通玄真经》;东门——“文昌门”应源于《文昌帝君阴骘文》;西门——“太平门”应源于《太平经》。

道教经典有二十余篇,笔者推测用这三篇题目命名较为合理。是否如此,尚有待论证。

赵庄古镇寨墻高八米。六座炮楼分布于南北寨墙中部及四角。寨墙每隔1.5米设一垛囗,高1米。垛中心置有梅花孔,以备瞭望、射击之用。环寨墙有两道寨濠,其间有五十米的距离。靠近墙子隍的,是第二道寨河,宽约8米,水深2至3米。寨门夜闭昼开,上方平台配有两门土炮,每门一次可装两斤的火药和铁砂,射程颇有威力。年5月间,我方部队凭借坚固寨墙与配有重炮、坦克的一千余名日伪兵殊死搏斗,书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英雄悲歌。

年代之前,丰县城乡嫁女儿时,父母一般要给两样嫁妆:红布包皮,一米见方;黄布包皮,大可盈丈。红布包用于包针线及细软之物,走娘家必带上。黄包布主要用于包家中的被子。黄色是皇家专用之色,除皇帝御赏之外,大臣庶民一般不允许用黄色之物。丰县可使用黄包皮,相传是皇帝刘邦给予家乡百姓的一种恩赐。

丰县贫民的居住情况就不用说了。中等家庭的民居一般是四合院。富裕人家则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丰县民众只要能有资本建起楼堂瓦社,就可在屋顶饰五脊六兽,在屋脊树铁插云雁。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般百姓不允许树铁插云雁,否则可能触犯刑律。丰县百姓之所以可树铁插云雁,相传是刘邦给予家乡父老的又一项特权。至今,丰县卜老家村留下的清代家祠还保有铁插云雁。

(卜子祠,年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邦、张道陵之所以能干出经天纬地的事业,绝非偶然,与家乡丰县的山山水水、民风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丰县这方热土为他们提供了自然禀赋,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及时抓住机会,大展宏图,是历史的必然。

季朗友,民间收藏爱好者。丰县文史研究者。

丰县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wh/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