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均来自网络)阿龙川鹤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再次合体,用四重唱的方式演绎了王维的《少年行》。四重唱,是四个声部的有机结合,常在戏剧中用以展现不同的画面或者突出不同的人物。阿龙川鹤分别被介绍为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创作男中音、假声男高音,合体演绎时确实声声入扣,娓娓道来唱出了一幅《少年行》画卷。“不问归来路,不问明日光。且听鼓阵阵,任霞红染衣裳。星月伴剑眉,风吹石割伤。云何同行无旧友,只因芳魂荡平疆。”嘎子的“不问归来路”一出场就呈现了战时的情境,大龙“且听鼓阵阵,任霞红染衣裳”两句的力量感于不经意间释放,川子“风吹石割伤”里拖出的长音又带出了旁观者的伤感,天鹤与川子合唱的“只因芳魂荡平疆”又把“云何同行无旧友”诠释地鞭辟入里。唐开元二年,薛讷大军迎击吐蕃,陇右群牧使王晙率领少数精兵化装夜袭,配合薛讷大军两次击败吐蕃军,薛讷前锋王仲辉乘胜追击,苦战吐蕃军,杀敌众多。唐军众将士忌惮仲辉于陇上的赫赫军功,按兵不动迟迟不执行增援,导致仲辉最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莫叹辜负春花暖,莫惜少年好时光,可知少年,可知少年,可知少年!”大龙唱“莫叹辜负春花暖”,嘎子跟“莫惜少年好时光”,有一种说不出的少年情谊。三声层层递进的“可知少年”,似是感叹,却把少年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表达地酣畅淋漓。仲辉的马匹踏遍了陇上,仲辉的兵刃划破了长空,仲辉的血染红了敌军的旗帜,却没能等来同僚的增援。仲辉力竭而亡的那一刻,有的却只是问心无愧的释然。“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阿龙川鹤每个人都用自己最舒适的音域为这首王维的《少年行》贡献了合适的咏叹。更为微妙的是四人年纪相仿,少年正当时,配合在一起把少年与少年之间的相识相交相知唱得豪情万丈。仲辉出身太子右卫率,正四品,宿卫东宫,掌东宫兵、仪仗卫之政令,年纪轻轻便已位高权重。身为太子右卫率,除了执掌东宫安危,也曾征战沙场,以骁勇善战闻名。后出任丰安军使,镇守陇右地区。“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阿龙川鹤随后开启了随机配对的二重唱模式,不同声部的结合呈现出不同语境的韵味。这里已不再单单是少年意气的喷薄而出,更多的是表达作为少年武将的铁血丹心。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四重唱,将这份豪情推向了高潮,又如李太白《侠客行》中所述“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武街之战中,作为薛讷大军先锋的仲辉虽战死沙场,并未影响唐军大获全胜的结局。前有王晙两次突袭,后有仲辉乘胜追击,及至大军增援,将吐蕃军杀得片甲不留。薛讷大军班师回朝论功行赏,唐玄宗追封仲辉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后见到仲辉稚子王训,视之为“唐朝霍去病”,遂赐名“忠嗣”,养在宫中。“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大龙把“一身能擘两雕弧”唱出了“弯弓射大雕”的力量感,嘎子又把“虏骑千重只似无”唱出了“举重若轻”的稳扎稳打。“偏坐金鞍调白羽”是形容少年坐在马鞍上对着敌人调整箭羽的瞬间,被川子和天鹤的和音唱出来,颇有画面感。最后的“纷纷射杀五单于”借用了四重唱的雄浑,形容的恰是少年将士在战场上以一当十的勇猛。忠嗣在宫中熟读兵书,与唐玄宗谈论兵法对答如流,遂被唐玄宗派出历练。其常率兵出塞,在盛唐年间,多次北伐,威震边疆,终继承父志,成长为一代名将。天宝年间曾任朔方节度使,统领丰安军。对于丰安军而言,又是另一种层面的传承。太原王氏一门忠烈,用威震八方的军功助力大唐走向时代的巅峰,为上下五千年历史创下了旷世奇迹。“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阿龙川鹤最终的四重唱选择了少年意气与战时骁勇结合的两首《少年行》。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不菲,咸阳游侠众多,多是少年。少年与少年相遇,豪情万丈。垂柳河边系马,高楼畅饮。少年将军位高任重,跟随骁骑将军征战渔阳,谁不知战时苦,苦又何妨,为国征战九死不悔。边塞诗人子羽写“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又何尝不是为那个时代迈向巅峰的武力值泼墨挥毫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年之后的我们仰望夜空,依然看得到闪烁在大唐开元年间最耀眼的星辰。少年行的四重唱,唱得正是,不曾轻狂枉年少。附:薛讷,字慎言,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长子。拜左羽林大将军,掌管京师安全,后封平阳郡公,告老还乡。开元八年去世,年七十二,追封太常卿,谥号昭定。王晙,字德明,历任吏部尚书、太原尹,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节度使,成为宰相。开元二十年去世,追封尚书左丞相,谥号忠烈。王海宾,字仲辉,谏议大夫王茂叔之子。开元二年殁于武街之战,追封左金吾卫大将军、安西都护,谥号为襄。王忠嗣,初名王训,出身太原王氏,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历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册封清源县公。天宝八年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后追封兵部尚书、太子太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wh/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