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其上升为“一把手”工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擦亮“善美韶关”城市品牌,结出累累硕果。公民道德建设稳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文明之花在粤北大地盛放。城市更文明,人民更幸福
奏响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春天的旋律要突出为民的主音符。市委、市政府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扎实践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文明城市创建理念,着力补短板、筑基础、促提升。三年来,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文明城市创建取得瞩目成绩,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市区道路改造后,城市更美观舒适。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童铜韶摄
空气清新,绿意盎然,近来,沿着依山傍水的芙蓉山公路骑行、徒步成为不少市民的新潮流,沿线的矿山博物馆、蓉山古刹、气象站、木兰园、拾贝湖等景点纷纷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芙蓉山片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了芙蓉山的整体环境和格调,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运动健身和休闲场所,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工程。三年来,类似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我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可谓不胜枚举。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公厕革命、老旧小区改造、镇街提升“”行动……韶关城乡面貌华丽蝶变,文明创建的基础更加牢固。四级联建,文明新风润城乡
“仁化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更要以实际行动守护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如今,在仁化的大街小巷,和任何一个市民聊起文明创建,骄傲和幸福始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仁化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抓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仁爱之城”。坑洼的路段平坦了,拥堵的街道通畅了,人们的行为愈加文明了……历经9年创建,仁化的城市“颜值”与“品质”美丽蝶变,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成为全省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仁化县是我市坚持“以城带乡、四级联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不断扩大基层文明创建覆盖面,形成全域创建格局。乳源瑶族自治县被列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丰县被列为第七届广东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必背村、始兴县罗坝镇淋头村、翁源县龙仙镇桂竹村、新丰县回龙镇楼下村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始兴县顿岗镇、仁化县长江镇学堂垇村、新丰县马头镇大陂村、翁源县龙仙镇青云村入选-年度广东省文明村镇。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创建11个全国文明村镇、20个省级文明村镇、个市级文明村镇。积极履责,窗口内外皆风景
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两个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细落实的有效途径。我市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扎实组织各地各单位积极申报创建全国、省级和市级文明单位。健全完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长效机制,通过韶关市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加强创建管理。全市各地各单位强化主业意识,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全过程,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呈现出“窗口内外皆风景,万树花开香满园”的喜人局面。“走廊不要堆放杂物,人离开家的时候要关掉电源”“接到汇款打钱这一类(诈骗)电话,不要随意相信。”在乐昌市乐城街道城北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建立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