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社区经果林托起贫困户的ldquo

桃子熟了

时下,一到长丰县陶楼镇新丰社区,就会发现这个村庄的独特之处——道路两边有数十个水果摊子,非常热闹。当前正是油桃成熟的季节,果农们都将自家生产出来的新鲜桃子拿出来销售,不少顾客慕名而来购买。

桃子熟了

新丰社区从年就开始种植桃树,走上了经果产业发展道路,并连续13年举办了桃花节。新丰社区的水果品牌声名远播,口碑一直很好,得到了广大顾客的一直肯定。

01

面对贫困主动改变

趟出经果种植之路

在种植经果之前的生活怎么样呢?

道路弯曲像鸡肠,

坑坑洼洼土飞扬,

一到雨天水汪汪,

草房矮小低头进,

有女不嫁新丰郎。

村民自编的这首打油诗形象地说明了当时新丰村的贫困窘境。

说到村庄的变化,原新丰社区党总支书记陶德山揭开了话匣子:“形式所逼,不改变就没有发展。于是,穷则思变,我们响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政策,大胆创新,谋求改变,从最开始0.7亩的实验田,一步一个脚印,村民种植的越来越多,收入也逐年提升,村民的日子一步步好了起来。”

02

以人为本示范带动

共享特色发展优势

虽说新丰社区的村民整体生活水平变好了,但是贫困人口还有不少,户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是社区“两委”的头等大事。该社区通过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等一系列措施,让贫困户得以脱贫。但是,仍有一部分因为缺劳力、缺技术,收入仍然缺乏保障。

“对农民来说,土地是‘命根子’,是生存权益最集中的体现。”新丰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来富谈道,“尤其是一些因缺劳力、缺技术的贫困农民,土地应该是他们脱贫的最佳出路。”于是,社区“两委”结合实际,决定向土地要红利,共享多年来经果种植的发展优势。

说干就干,新丰社区“两委”采用三个“锦囊妙计”来拓宽贫困户的收入。

→对于缺劳力的贫困户,采用土地流转来增加收入,每亩元的租金,让贫困户可以平均年收入增加元。

→结合金融扶贫政策,采用户贷企用模式,入股经果企业,享受年终分红,贫困户每年分红近元。

→对于有劳力但是缺技术的贫困户,以成立合作社共享种植技术的方式,让34户贫困户走上了桃子和葡萄等经果种植之路,种植面积达多亩,年人均收入增收万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

03

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托起脱贫致富之梦

经果产业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不仅新丰社区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还带动了附近的古城、陶楼、陶西三个社区居民的热情,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现在陶楼镇的经果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以上,桃子、葡萄、樱桃、西瓜、草莓、无花果、桑果、火龙果……数十个品种,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果品。

当前,陶楼镇正在争创桃花源3A级旅游景区,将围绕新丰社区经果种植基地为中心,按照果园变游园的思路,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延长罐头、红酒等经果产品产业链,实现一产三产的充分融合。

此外,该镇还将与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资环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展校地共建合作,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陶楼镇“生态立乡”的实际,建立一批示范村、示范田、示范园、示范户、示范合作社、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农场。通过校地共建,实现产学合作,在促进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同时,激活陶楼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让合作发展成果更广地惠及陶楼镇百姓,用土地托起陶楼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小康梦”。

记得戳下您的大拇指

给小编赞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wh/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