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古桥,风韵犹存的智慧结晶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http://m.39.net/pf/a_7723195.html

新丰县建置于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年),距今已有年历史,也为我们的家园留下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

年新丰县人民政府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公布了处新丰县不可移动文物(含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让大家了解文物、爱护文物,新丰旅游选送推介我县不可移动文物,为大家简单介绍基本情况。

丰城高桥

丰城高桥位于丰城街道高桥村东面。桥跨沙江河,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东西走向,桥长29.8米,高8米,宽2.1米,为六孔石梁桥,用经打制的石条、石块砌成桥墩,桥墩跨宽5米,每墩向上游伸出1米的分水尖,以减轻和避开急流和杂物撞击。民国年间及年进行过两次维修,年加建两侧护拦以保护人畜过桥安全,现仍在被村民使用。该桥对研究清代新丰地区桥梁建筑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年列为新丰县不可移动文物。

三合桥

三合桥位于丰城街道罗峒村。桥跨三合河,建于清代,东西走向。为两墩三孔石梁平桥,桥长24.1米,宽1米,高3.25米,桥面用三条一组共九条打制的大石条铺成,两个桥墩一大一小,均用大麻石、灰砂筑成分水尖,大桥墩分水尖伸出1.93米,小桥墩伸出0.53米;两桥墩两侧和两边桥墩外侧均用大石条三级叠涩挑出托住桥面石条,以减轻桥面石条的承重力,工艺独特,对研究清代新丰地区石梁桥的建筑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年列为新丰县不可移动文物。

三岔石桥

三岔石桥位于黄磜镇三岔村南边的高山峡谷中,是一座“藏”在水底的古桥。建于清乾隆年间,南北走向,是古时黄茶(今黄磜镇东片)通往粱坝、翁源周陂的交通要道。该桥是用人工打制的红麻石块、石灰筑成的单孔桥。桥全长13米,宽2米,高4米,桥孔横径8米,桥面两侧有石栏杆,造型美观,今桥身牢固完整,可见当时桥工技艺已达相当水平。该桥对研究清代石拱桥建筑艺术有相当高的价值,年列为新丰县不可移动文物。

年三岔石桥桥东下游米处建起岩头水库。从此,该桥常年被水淹没。运气好的话,我们可以在枯水期见到它的真容,可惜的是石栏杆已无存。

三岔石桥历史照片(普查工作人员摄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

三岔石桥常年被水淹没

年枯水期露出水面的三岔石桥(摄影:大鲤)

白马三郎桥

白马三郎桥位于黄磜镇雪梅村村尾。建于明代,东西走向,两端接悬崖。是用打制的麻石条筑成的单拱桥,长14.4米,宽2.6米,年在两侧用钢筋混凝土各加宽1米和加建护栏。该桥曾是雪梅、雪洞村群众通往马头、连平隆街的唯一人行道,年修建金马电站时,曾承受二十多台车辆通过,至今没有任何损坏,可见当时造桥技术先进程度。对研究新丰地区明代石拱桥建筑工艺有一定的价值。年列为新丰县不可移动文物。

岁月的痕迹镶嵌其中

古桥风韵犹存

诉说这过往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zx.com/xfxxs/1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