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鸣镇新丰村:青葱竹子编出脱贫致富“黄金路”
芒编是水鸣镇的传统产业之一,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水鸣镇新丰村充分发挥本地芒编原材料资源丰富的优势,设立芒竹编扶贫车间,积极吸收贫困户进厂工作,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用一棵棵青葱的竹子编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黄金路”。
穿过郁郁葱葱的竹林,在新丰村鸿发工艺厂扶贫车间内,贫困户廖珍正熟练地编织着竹制灯笼。她告诉记者,现在在这里每天工作八小时能有60块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上班时间,不仅能够补贴家用,而且能够接送小孩上下学,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博白县水鸣镇新丰村贫困户廖珍▼我到这个公司来工作,现在生活过的很好了。每天都能有时间送我的学生(孩子)去学校了。工资很高,老板也对我们很好,比较自由,离我家也近一点。
据该村致富带头人庞军介绍,新丰村鸿发工艺厂芒竹编就业扶贫车间成立于年,主要生产以纯天然的竹、芒、藤为材料的家居日用品。厂内成品仓库、半成品仓库、材料仓库,染色车间、样品房及烤房等设施一应俱全。芒编产品由厂里的工人编织好后,需要用消毒水冲洗一遍再进行晾晒、烘烤、抛光等,才能包装出售,做到生产、加工、包装和出口一条龙服务。去年,该扶贫车间营业额达多万元,带动了二十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博白县水鸣镇新丰村致富带头人庞军▼我厂有一千五百多平方,工人大概两百人,一部分人带回家里自己生产加工。做的产品主要是鸡蛋篮、灯笼、水果篮、水果盘、花篮等。我们这贫困户有二十多户,工资每月一千五百左右,我尽量提供好的机会给贫困户,让贫困户过上好的生活。
为切实壮大新丰村芒编产业,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远辉亲自牵头整合,采用“政府、高校、行业、商会、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政府相关政策、高校群策、行业引源、商会订单和公司内源等资源整合,群策群力帮助农户解决本地就业和增收难题。在生产方面,采用的是“统一+分派”模式,固定工人在工厂里统一加工生产,而农户可以自行领取芒编材料完成简单分散的订单,实现兼顾家庭和自身实际情况的灵活就业,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解决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难题。此外,新丰村还成立了村民合作社、振生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扶持资金多渠道发展村集体经济。
博白县水鸣镇新丰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远辉▼我们村去年成立了一个芒竹编扶贫车间,这个扶贫车间发挥很大的作用,扶贫带动农户一百七十多户,其中贫困户有三十二户,这三十二户给他们不单是提供了劳动、就业,而且是创收,这过程当中同时也起到了扶贫辅助的作用。在这个扶贫车间的带动下,我们村的脱贫攻坚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目前户贫困户已经有97户脱贫,今年预脱贫这3户也已经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
▌本文来源:?博白县融媒体中心?王铭伟实习生:高绮嫔
●博白县民政局关于公开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人员的实施方案
●揪心!8名小学生落水,已打捞起多名孩子遗体
●悄然升级的疫情防控……别忘了做好自我防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