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区图
中华民国三年(年)一月三十日国民政府公报发布了《内务总长朱启钤呈大总统拟改各省重复县名撮举理由分别说明请鉴核批示文》,该公文里列举了改重复县名的必要性,认为由于“两汉迄於明清,历年久远,拓地恢廓,建置并析,纠纷参错,混郡邑而从同”,自两汉以来到民国,随着历史的发展,因为历史发展以及各朝代建置并析等原因,造成重复的县名越来越多,因为这些重复的县名造成推行政务的时候,省与省之间、县与县之间容易混淆,故对全国重复县名一百二十六处进行重新改名,其原则是:
1、保留设置较为古远、政区较为稳定的地名而改掉重名的其他地名;2、已开为商埠并且对外条约中涉及到的县名,考虑其影响,虽然设置时间晚,但也尽量不改。3、保留边疆地区的县名。
对于新更改的县名,命名方式有:
1、该县曾经用过的县名,或治所曾在该县境内的府、州、郡、军名。
2、以县内或县治所在地的主要自然景观,如山、水、泉名称命名,或加方位字。
3、以县治所在地或县境重要地名及简称命名。
4、以在旧新政区中的方位命名。
5、以祈盼用词命名。
6、以县内两个主要地名的各一字组合而成,或古地名与祈盼词组合。
其实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每个朝代均有地名的重名现象。例如,西汉有五十四组同名县,东汉有十一对同名县,唐代有六十六组同名县,宋代有三十组同名县,元代有二十五组同名县,明代有三十八组同名县,清朝最多时有六十五组同名县,民国初年则有一百组以上的同名县,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代。
至于区分同名县的方法,各朝代均不相同。比如西汉区分同名县是在县名前附加“上”、“下”、“内”、“外”、“东”、“西”、“南”、“北”、“新”等字以示区别;宋朝则是在“州名或同,则增一字以别之,……若县邑则不问”,即对于名字相同的州增加一字以区别,县名重名则“不管不问”。但是这样的方法毕竟治标不治本,处理重复地名的最佳办法是把它们改名。这一点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曾在天宝元年(年)“改天下具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
但相比于唐朝,民国三年的这次对同名县进行的大规模改名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国更改重复县名:直隶8处,奉天9处,吉林2处,黑龙江2处,江苏6处,浙江4处,安徽2处,福建1处,江西10处,湖南4处,湖北3处,河南1处,山东4处,山西7处,广东13处,广西6处,四川9处,云南13处,贵州10处,陕西4处,甘肃7处,新疆2处,总计共改掉同名县处。按照原名、改过之后的名字、属于哪个省以及更改理由列表如下:
改重名县之时的中华民国全图
原名改名隶属更改理由
三水栒邑陕西广东有三水县
大宁巫溪四川山西有大宁县
大通通河黑龙江甘肃有大通县
万县万宁广东四川有万县
山阳淮安江苏陕西有山阳县
广宁北镇奉天广东有广宁县
广昌涞源直隶江西有广昌县
太平汾城山西安徽有太平县
太平温岭浙江安徽有太平县
太平万源四川安徽有太平县
太平扬中江苏安徽有太平县
义宁修水江西广西有义宁县
开化文山云南浙江有开化县
开县濮阳直隶四川有开县
开县紫江贵州四川有开县
凤台晋城山西安徽有凤台县
凤凰凤城奉天湖南有凤凰县
长宁寻邬江西四川有长宁县
长宁新丰广东四川有长宁县
长乐五峰湖北福建有长乐县
长乐五华广东福建有长乐县
石门崇德浙江湖南有石门县
石泉北川四川陕西有石泉县
石城廉江广东江西有石城县
平远镇戎甘肃广东有平远县
平远织金贵州广东有平远县
东乡宣汉四川江西有东乡县
东平东丰奉天山东有东平县
东安安次直隶湖南有东安县
东安潼南四川湖南有东安县
东安云浮广东湖南有东安县
龙门龙关直隶广东有龙门县
龙泉遂川江西浙江有龙泉县
龙泉凤泉贵州浙江有龙泉县
归化归绥山西福建有归化县
归化紫云贵州福建有归化县
乐平昔阳山西江西有乐平县
乐安广饶山东江西有乐安县
宁乡中阳山西湖南有宁乡县
宁远凉城山西湖南有宁远县
宁远兴城奉天湖南有宁远县
宁远武山甘肃湖南有宁远县
宁远伊宁新疆湖南有宁远县
宁县黎县云南甘肃有宁县
宁海牟平山东浙江有宁海县
永宁离石山西河南有永宁县
永宁古化广西河南有永宁县
永宁宁冈江西河南有永宁县
永宁关岭贵州河南有永宁县
永安紫金广东福建有永安县
永安蒙山广西福建有永安县
永昌保山云南甘肃有永昌县
永定大庸湖南福建有永定县
永福永泰福建广西有永福县
永康同正广西浙江有永康县
永康镇康云南浙江有永康县
西宁阳原直隶甘肃有西宁县
西宁郁南广东甘肃有西宁县
会同琼东广东湖南有会同县
华亭松江江苏甘肃有华亭县
兴宁资兴湖南广东有兴宁县
兴安横峰江西广西有兴安县
兴国阳新湖北江西有兴国县
安仁余江江西湖南有安仁县
安化庆阳甘肃湖南有安化县
安化宜北广西湖南有安化县
安化德江贵州湖南有安化县
安平马关云南直隶有安平县
安平平坝贵州直隶有安平县
安东涟水江苏奉天有安东县
安定定西甘肃陕西有安定县
安福临澧湖南江西有安福县
寿昌鄂城湖北浙江有寿昌县
孝义柞水陕西山西有孝义县
余庆庆城黑龙江贵州有余庆县
祁县安国直隶山西有祁县
沙县洮沙甘肃福建有沙县
怀仁桓仁奉天山西有怀仁县
怀远横山陕西安徽有怀远县
怀远三江广西安徽有怀远县
奉化梨树奉天浙江有奉化县
昌化昌江广东浙江有昌化县
定远武胜四川安徽有定远县
定远镇巴陕西安徽有定远县
定远牟定云南安徽有定远县
年的中华民国统合地图
泾县泾川甘肃安徽有泾县
建平郎溪安徽直隶有建平县
建昌塔沟直隶江西有建昌县
建德秋浦安徽浙江有建德县
赵县凤仪云南直隶有赵县
威远景谷云南四川有威远县
南安摩刍云南福建有南安县
临安建水云南浙江有临安县
临江同江吉林奉天有临江县
保安涿鹿直隶陕西有保安县
泸溪资溪江西湖南有泸溪县
桃源泗阳江苏湖南有桃源县
唐县沘源河南直隶有唐县
海丰无棣山东广东有海丰县
海阳潮安广东山东有海阳县
海城海原甘肃奉天有海城县
乾县乾城湖南陕西有乾县
清平炉山贵州山东有清平县
清江剑河贵州江西有清江县
清河淮阴江苏直隶有清河县
清溪汉源四川贵州有清溪县
靖江绥江云南江苏有靖江县
靖安洮安奉天江西有靖安县
新宁开江四川湖南有新宁县
新宁台山广东湖南有新宁县
新宁扶南广西湖南有新宁县
新平尉犁新疆云南有新平县
新安宝安广东河南有新安县
新兴休纳云南广东有新兴县
新昌宜丰江西浙江有新昌县
新城扶余吉林直隶有新城县
新城耏水山东直隶有新城县
新城黎川江西直隶有新城县
新城新登浙江直隶有新城县
新城兴仁贵州直隶有新城县
嘉禾嘉兴浙江湖南有嘉禾县
镇平蕉岭广东河南有镇平县
镇安黑山奉天陕西有镇安县
镇边澜沧云南广西有镇边县
德化九江江西福建有德化县
德化德格四川福建有德化县
醴泉突泉奉天陕西有醴泉县
以上资料来源:民国三年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连载于《政府公报》民国三年2月5日(号)、2月6日(号)、2月7日(号)及2月8日(号)。
这次更改重复县名,结果较为显著。其后,又陆续更改了一些残留的和新产生的同名县名由于涉及范围不大且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中国政区图
民国初年大刀阔斧地整顿重名县名,使得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地名相对稳定,时人评价说:“从那时起,中国就不再有重复的县名”;“自从吉林县改名永吉县、宁夏县改名贺兰县以后,省名县名也不再有相同的情形,在名义上,我们的省县名称,总算已经做到‘一地一名’的地步。”由此可见,民国年间,尤其是民国初年,更改重复县名之举,规模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大,涉及的面比以往要广,程度也比以往更深,在历史上长期困扰着人们的同名地名问题,从此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