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是乐府古题,其创作古往今来备受重视,在唐代出现创作的高峰,据统计,「全唐诗」中《少年行》诗歌共有65首,创作的诗人共有40位,蔚为大观。
其塑造的形象中,有诗人自己的影射,有的是理想中的少年形象,还有那些真正出征边塞的游侠少年。
虽然形象各异,但无一不展示了少年的意气风发,以及自由不羁、快意人生的精神特质。
今天,为大家带来五首经典的《少年行》佳作,都有脍炙人口的名句,哪一首最能打动你呢?
《少年行》
唐·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这首诗,勾画了一个任气逞能的豪侠少年,豪气四溢,热血沸腾。
春风骏马,鲜花美女佐烈酒,青春需要酣畅淋漓地挥霍;蔑视权贵,张扬个性,平交王侯,哪管身前身后名!
在李白的心里,他所追慕的少年英雄应该是:一边敲打着乐器一边纵情喝酒,喝到尽兴处,配着宝剑,骑着白马,踏着满路落花,撒下一路豪歌。
这些爽朗的诗句总叫人有刹那的错觉,觉得人生只是为了这般肆意流连。花落不知愁,夜暗不知休。没有苦难,没有疲乏,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梦境感。
大唐百年,李白的风流是独一无二的,不拘于庄重,却从不显得轻浮。
他是永恒的少年。
少年行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这首诗充满了青春气息。
新丰、咸阳均为长安附近地名,秦统一天下后及汉武帝时,均曾迁徙天下豪杰入关居住,因此长安附近聚居了很多游侠,形成了游侠风气。本诗重点写游侠的快意人生。
一斗万钱的美酒,意气相投一见如故的同道中人,他们率真坦荡,纵情欢乐。
最后诗人的镜头定格于一个画面:“系马高楼垂柳边”。
楼上的游侠少年举杯豪饮意气风发,楼下垂柳依依,几匹马静待主人。
在这样一个画面里,游侠少年的行为更加唯美和浪漫。
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离开家不久,便成了皇帝的御林军,随后跟着骠骑将军辗转沙场,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远赴疆场是既辛苦又危险呢?但是,保家卫国是每一个男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纵然战死疆场,留下的一堆白骨,也同样飘着英勇气概的余香。
谁能想象,一个白皙俊逸的文弱书生,其精神状态竟然如此昂扬,如此意气风发。
那时候的王维,浑身洋溢着豪迈的开拓创新精神。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湟(huáng)
这是一首描写军旅生活的小诗。
诗人怀着强烈的感情,用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位少年战士的爱国形象。
诗词大意:
弓背如彩霞般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驰,直到出了咸阳。不收复河湟一带的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最后一句中,“不拟”——不打算,口气异常坚决。
这里不说不回故乡,而是说连望都不肯望一眼,义无反顾,意思就更深一层,因之感染力也强。
末尾两句诗,与汉代名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注:鞚(kòng)
诗词大意:
这位年轻人本是清河人氏,现在来到五城定居。
要博取功名,凭的是手中的一张弓,腰间的一壶箭。所以闲来无事,照例要到秋天的原野上纵马飞驰。
也不等雁儿出现,只要云朵里传来叫声,他就立即弯弓搭箭,试着把它射下来!
射箭必须有目标,而目标应当是实物。可是,诗中这位少年,却试图不等大雁的身影出现,光凭声音就把它射下来!
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个典型的细节,所以在他的笔下,少年那种争强好胜、意气风发的性格和神态,就被表现得异常鲜明,跃然纸上。
此外,有人指出,这首诗中,清、城、凭、弓、名、鞚、闲、寒、云、声等字音韵都很相近,它们被错落有致地安排在各句中,使全诗读来音调铿锵,琅琅可诵,也颇见作者的匠心。
那么,大家觉得以上五首《少年行》水平如何?你还知道哪些极具少年感的诗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