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举办旅游高峰论坛、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召开旅游大会、出台旅游政策等,发展属于适合新丰自己的生态旅游之路,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客厅”、森林氧吧,重点发展温泉养生、休闲度假、越野运动、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在第三届中国文旅产业巅峰大会暨产业资源链接博览会上,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了新丰县副县长谭雪梅。
记者:您觉得此次文旅产业巅峰大会,与新丰县旅游发展有什么联系?
谭雪梅:此次大会是对我县旅游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机会,我县举办的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发展高峰论坛荣获此次巅峰大会“十大文旅品牌传播奖”,茶峒村荣获“乡村振兴示范村”,对我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记者:在广东省,新丰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或者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谭雪梅:新丰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边上的山水小城,地处韶关最南端,是典型的山区县,是东江重要支流新丰江的源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新丰县是距离广东珠三角,尤其是距离广州、深圳、东莞最近的一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内贯穿多条高速公路(大广高速、武深高速即将年底完工、韶新高速的动工启动),加上正在积极争取的广从轻轨延伸至新丰、广赣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新丰已进入珠三角1.5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韶关乃至粤北地区联通珠三角发达地区的“桥头堡”。
新丰县正在大力践行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举办旅游高峰论坛、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召开旅游大会、出台旅游政策等,发展属于适合新丰自己的生态旅游之路,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客厅”、森林氧吧,重点发展温泉养生、休闲度假、越野运动、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
记者:近几年,新丰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谭雪梅:近几年来,新丰旅游发展迅速,在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创新性地通过“旅游+”,推动旅游与农业、体育、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旅游发展品质。
“旅游+文化”方面,注重以李任予故居、李任予广场为主的红色旅游文化,通过出台修缮措施加强红色旅游文化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加强对九栋十八井、儒林第、将军第等古建筑的保护;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田饼印等通过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艺品制作成纪念品供游客购买;将担丁酒、春牛舞、龙王宫出巡等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形式列入常态化的表演形式;以枫叶、樱花等为媒介,连续举办十一届枫叶节、樱花节、汉服节等节庆活动,通过不断创新、融合,打造新丰独特的旅游节庆文化品牌。
“旅游+农业”方面,通过举行“首届砂糖桔采摘节”“首届百香果节”“首届新丰十大旅游手信评选活动”,结合“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建设”,推动“旅游+农业”的深度融合。“首届砂糖桔采摘节”以特色农产品“砂糖橘”为主题,积极探索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本土农业旅游特色品牌,以助推西部乡镇经济发展;“首届百香果节”沙田镇天中村百香果基地仅年10月2日启动仪式当天就卖出百香果3万斤,促进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加强了“旅游+扶贫”模式,为当地的农产经济带来福音,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共同致富。
“旅游+体育”方面,年,利用新丰县丰富的高达80%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势,举办了“中国新丰”丛林摩托车障碍赛”,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位顶级车手前来参加比赛,包括全球华人摩托车冠军、全美AMA冠军、FIM全亚洲冠军等。得到了中央四、五频道及广东省内十五家市级电视媒体、十多家广东主流网络媒体、韶关旅游以及县内十多家网络媒体的 记者:新丰旅游资源丰富,计划如何将新丰文化旅游品牌做强做大?
谭雪梅: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注重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整合新丰县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设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借助县内举办的各种旅游节庆活动,加强涉旅企业联合营销意识,扩大活动影响力。二是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丰县全域旅游工作,畅通旅游公路、更新旅游标识牌,规范停车场建设。推进厕所革命,优化旅游厕所配置。完善在城市出入口、高速路口、车站和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的旅游标识牌;加强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环境卫生设施,加强景区、民俗村镇、旅游专线道路等环境卫生的改善提升。三是加强旅游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将新丰县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田饼印、担丁酒、纸马舞、龙王宫出巡等、红色文化李任予等元素融合进旅游线路中去,以新丰的文化、历史来创作文化精品,让游客更好的体验新丰文化,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
中国旅游新闻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