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eatles(披头士乐队),一千人有一千种看法。说到披头士乐队,除了那些亮晃晃的奖项外,有一张照片的出名度绝对不亚于他们任何一张专辑。
对,就是这张《AbbeyRoad》。据说,拍这张封面的时候,乐队已经到了撕不下去的状态,本来是要去喜马拉雅山拍摄,结果变成离录音棚最近的一条小马路。
也就是在年8月8日11时35分,站在梯子上的摄影师IainMacmillan仅仅用时:10分钟+6张照片+4个不合的boys,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专辑封面之一。
来感受一下来自全世界的致敬:
是的,假如这个五一假期,你去了苏州太湖迷笛音乐节,那么你就不会惊奇这样的场景了:
据说爱音乐爱车的文艺青年都是这样走斑马线的
除了Beatles,大众Beetle(甲壳虫)同样也是经典中的经典。这次场景重现,公社君特意从好友那里弄来一台82年的虫子,让没能去现场的亲们尝尝到它的滋味?
任何事物的诞生都有着独特的源动力,甲壳虫的诞生,就因为希特勒的一句话:“我们要生产出一种老百姓都买得起的国民车!”于是,委以重任的费迪南德?波尔舍将之实现,这就是风靡全球的甲壳虫......
甲壳虫原型车(-)
甲壳虫的原始草图始于年,波尔舍在奔驰等公司因才华横溢而受到排挤后,自立门户,成立保时捷汽车公司(当时以设计为主),并设计出一款车型草图,目标是收入一般的广泛群众,当时他并没有实力生产汽车,于是将此项设计向各大汽车厂商推荐,但未被重视。
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是真正意义上的甲壳虫元年。刚刚上台不久的希特勒希望制造出一款简单耐用的国民车(即使上文那段话)。这与波尔舍博士想法不谋而合,所以该项目也交由波尔舍来完成。希特勒又另外将此车具体量化:马克以下,可以乘坐2个成年人和3个儿童,风冷发动机,时速可以达到公里。
年,样车诞生,搭配0.7L排量4缸22马力发动机,甲壳虫初具雏形。
年,3款VW3样车在德国巡演,并于年底的两个月,在无需任何伪装的前提下玩儿命的跑了公里来测试。试到最后,波尔舍和民众都觉得“OK,没问题!”于是进一步测试。和上市前的准备。年,VW3马不停蹄的测试,最终得到官方的认可,准许批量生产及发售。
甲壳虫的起源(年)
年,甲壳虫降生。大众汽车制造工厂于狼堡建设。但当时并无甲壳虫之称号,只有大众“Volkswagen”之名,和另外一个别名“KDFwagen(力量贯穿快乐的汽车)”。此时发动机略有提升,排量0.L,4缸,24马力,车重公斤。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美国人认为这辆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于是有了“甲壳虫”的外号。然而“KDF”正准备大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之际,遭遇不顺。
年,二战爆发了。现有车辆以及欲将生产车辆全部转为军用车辆,可爱的造型,也即将接受炮火的洗礼。波尔舍博士,也由民用汽车设计大师,转为战争机器——坦克的设计师。只可惜Jeep威利斯的美式豪放,战胜了德系的谨慎婉约。
基于甲壳虫开发的军用车型——VW82
第一代甲壳虫()
年,德国战败,此时大众汽车暂由英国接管,而当时大力发展的车型,就是战前诞生的甲壳虫,而复苏了的甲壳虫,当时名字“VolksWagen”与大众品牌相同,另外一个还有一个车型代号——Type1,刚一上市,在英国市场就获得了2万辆的订单。
年,Type1开始运往美国,年,总产量达到25万辆,并向29个国家出口。自此甲壳虫开始了国际征途,地位也向神坛迈进。到了年,产量已经达到第万辆。年大众汽车第一次在广告中称它最成功的轿车为“甲壳虫(Beetle)”。从此“甲壳虫”由绰号变成了车型名称。
年2月17日,大众汽车甲壳虫以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达到历史的巅峰,不过年近四十的甲壳虫此时难免显露疲态,没有过多改进的单一车型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再经典的事物也有衰老那一天,年7月3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驶下大众汽车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至此,古典甲壳虫的时代结束了,但是,一个全新的车型已经出现。
第二代甲壳虫()
年,大众推出了其全新打造新甲壳虫(命名NewBeetle)。发动机由风冷变为水冷,传动形式由后置后驱改为前置前驱,内饰也变为大众特有风格,所有一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甲壳虫的神韵仍在继续。
圆形头灯,弧线引擎盖,风格与之前的甲壳虫一致,在造型上车头拜托了前代的臃肿,更为灵巧,整车都以圆形和圆弧的组合为设计理念,来对时尚定义,使得新甲壳虫在距诞生十几年之后的今天,仍不觉得过时。
新甲壳虫的车内仍用很多圆形元素作为设计基调,简约的整体造型仪表盘提供最直观的读数。飞机式档杆的手感至今让笔者念念不忘,不过这样的内饰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单调了。
然而当前社会进化的节奏太快了,快到没有什么可以与世长存,即便是新甲壳虫这款很成功的车型,也因为市场的需求,以及车型平台的变换,面临换代。
复刻经典第三代甲壳虫()
年4月18日,全新一代甲壳虫车型发布,命名回归“甲壳虫”,而外观造型在融入潮流元素之后,整体线条也向着Type1靠拢。虽是换代的进化,但也是向原型车致敬,虽然第一眼印象可能不太成功,但这种“复刻”式的创作,在了解了品牌历史之后就会发现,文化仍在继续传承。
车头方面变化并无本质上的变化,引擎盖下方线条由之前的弧线专为平直线条,是为最大区别。“流俗”的LED日间行车灯也是一种潮流趋势。而侧身的变化比较明显,车顶有别于上代的纯圆及圆弧,而是向原始造型靠近;侧窗面积变小,下缘线条更为靠上,让车身显得更为“厚实”一些。尾部造型也告别圆润造型,改走运动风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波尔舍一手打造了影响世界的甲壳虫车型,而在年,波尔舍又创造了另一款影响世界的跑车——保时捷。从造型上可以看出与甲壳虫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继续影响着保时捷的后续车型,后置后驱,风冷发动机(之前),也同样将甲壳虫的特征延续。毫不夸张的说,保时捷至今仍坚持和传承着几十年前费迪南德?波尔舍的精神。
最近一台78年的甲壳虫改成气动相当的火
虫粉们感受下!
这才是经典的传承
◆◆◆
无锡新丰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