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中写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的新丰,除了踏青、祭祀、扫墓等习俗,还有身带末草、包艾糍吃的特有习俗和饮食。
清明习俗
“身带辟邪草”
清明,有种捆起来的干草特别好卖,这是用一小撮末草(客家话称“macao”)和思茅叶捆起来的干草。
“清明时节带在身上,可以辟邪。”自古以来,不管是新丰本地人还是客家人,都喜欢用末草,他们认为这种植物具有保平安的作用,平时出门或红白喜事都会摘下一小撮放在身上。
“家门插柳枝”清明前后,走进惠东大街小巷,许多人家门前都插着柳枝,这是新丰的老风俗——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有三,一是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纪念观音普渡杨柳祛邪、三是纪念抱死柳树的介子推。
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有些地方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当然,新丰更相信,柳枝和桃树、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样,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时节插柳与身带末草一样,是为了祛秽。
“备三牲祭拜”
新丰人的祭拜有春秋两祭之分,多是选择从农历二月初二到四月初八这段时间祭拜先人,住在新丰的一些客家人则选择在重阳节、中秋节祭拜先人。
清明当天,新丰人会带上“三牲”,即鲜鱼、鸡、猪,有的会带鱿鱼、虾米,捎上茶、酒、蜡烛、香等祭拜用品到祖宗坟前祭拜。
祭拜的时候要注意“茶前酒后、左鱼右肉,水果在后”的摆放顺序。先是在坟头用石头压上一叠福纸,这叠纸被称为“鸡血纸”,鸡血纸是杀鸡时,用鸡血把福纸点红,压在坟头称为“压纸”。这项祭祖程序走完,才开始除草、培土。随后,由家族中最年长的一位负责摆上香烛,家族成员按长幼烧香祈祷。
“食公尝”
按照新丰当地人习惯,拜山完毕后,族人往往要聚食一餐。新丰人把这个习惯称之为“食公尝”,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家族公产。
清明这天的家族祭拜,行族人聚食之礼,都要从家族的公产中支出。旧时族人聚食的费用一般是老祖宗留下的产业(如房产、铺面、近郊农田等),这些产业归族人公共所有,由各房轮流收租,而轮到收租的这房人,便是这年拜山祭祖的组织策划者。
虽然现在并无收租祖先产业可言,但每年拜山祭祖的组织策划者均由家族各个小家庭轮流着来。一个家族聚在一起吃饭,缅怀先人。
清明美食
“艾糍”
清明节前夕,市民到野外采摘艾叶,剁烂成浆后与米粉和糖做成粄糕,蒸熟后分给大家吃。由于艾叶有祛湿、健脾胃的功效,所以有吃清明艾糍身体强健之说。
“艾角”
艾粄和艾角已成为新丰大家日常小吃,尤为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
艾粄和艾角都为艾草、糯米制作,并加入青竹叶铺垫清蒸而成。但其两有本质的区别,绿油油的艾粄是扁圆形,艾角有些像大个饺子状,有萝卜馅和芝麻等口味。在清明节吃上一艾粄艾角,在新丰人眼里实为应景应节。
“清明茶”
清明茶虽然说不上是美食,但却也是新丰人不可或缺的清明佳品。
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订阅与联系
?回文章顶部,点新丰金点子传媒订阅(推荐)
?添加好友搜:xfjdz或新丰金点子传媒?偏方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去什么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