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古称韶州、韶城,地处广东省北部,隋唐时称为韶州,因境内的韶石山而得名,明清时期设有税关,故名韶关。
韶关市的市树是香樟树,市花是兰花。全市共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0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1处,3A级景区18处。
市境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台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0%,海拔最高处(石坑崆)高度为米,最低处(南部市区)高度为35米。
全市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2万,常住总人口约.04万,市辖3区5县2县级市,分别是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乐昌市和南雄市。
浈江区,位于韶关市城区东北部,因境内的浈江而得名。
浈江区是韶关市政机关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32.01万,常住总人口约41.6万。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韶关国家森林公园、金沙生态园、樱花公园和帽峰公园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莲花香芋和大村油茶等。
武江区,别名西河,地处韶关市城区西部,因境内的武江而得名。
全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28.48万,常住总人口约32.42万。
区境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貌类型以丘陵、冲积平原和高山为主,海拔最高处(大东山主峰)高度为米,最低处(武江河河床)高度为55米。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蓉山古刹、沐溪水库、狮背窝水库、江湾门洞、黄沙坪公园和江湾生态休闲特色旅游小镇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龙归冷水肚、龙归淮山药和韶关三角鲂等。
曲江区,地处韶关市城区南部,因境内的曲江而得名。
全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31.43万,常住总人口约31.93万。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曹溪温泉假日度假村、马坝人遗址、马坝森林公园、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和月华寺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马坝油粘米、大塘扣肉、白土月饼、由坪腐竹和华子山酸笋等。
仁化县,别名锦城,位于韶关市北部,于唐垂拱年间于仁化乡走马坪置县,因以为名。
全县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24.5万,常住总人口约21.66万。
县境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和平原,各占全县总面积的比例约为70%、20%和10%。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丹霞山旅游风景区(5A)、丹霞源水利风景区、石塘古村景区、凡口国家矿山公园、金喆园景区和五马寨生态园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仁化白毛茶、长坝沙田柚、丹霞贡柑,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始兴县,地处韶关市东部,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年)由南野县分置始兴县,因古始兴江而得名,取“此地兴旺,周而复始”之意。
全县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26.37万,常住总人口约21.93万。
县境内四面环山,中部为平原盆地,观音栋海拔高度为米,是全县最高峰。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满堂客家大围景区、南岭红沙漠景区、东湖坪民俗文化村、铜钟寨景区、汉代城堡和秦汉烽火台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始兴石斛、清化粉和杨梅等。
翁源县,别称仙邑,地处韶关市东南部,因位于滃江之源而得名,相传有仙翁在此地游息。
全县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42.18万,常住总人口约36.45万。
县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海拔最高处(七星墩)高度为米,最低处(官渡)高度为米。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东华山风景区、书堂石、葸岭八卦围、兰花长廊、三华李观光园和湖心坝客家群楼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三华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九仙桃、黑皮蔗、马牯塘莲、江尾米粉、周陂冰花饼和溪黄草茶等。
新丰县,古称休吉、长宁,地处韶关市东南端,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公元年)置县,取“物产丰富”之意。
全县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26.9万,常住总人口约21.86万。
县境地势中北部高,东西部低,地貌类型以“九山半水半分田”为主要特征,云髻山(又名阿婆髻),海拔高度为.8米,是县内最高峰。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云天海温泉原始森林度假村景区、江源温泉景区、樱花峪、云髻山景区和秀田古村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佛手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山茶和“美少女”西瓜等。
乳源瑶族自治县,别名世界过山瑶之乡,地处韶关市西部,南宋乾道三年(公元年)置乳源县,因县治北有丰岗岭,山腰有岩穴,穴内有水南流,盛产石钟乳,因而得名。
全县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23.13万,常住总人口约19.06万。
县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中部为山区,东北至东南为丘陵平原区,猛坑石(石坑崆)海拔高度为米,是县内最高峰。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广东大峡谷景区、云门寺佛教文化生态保护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通天箩地下森林公园、天井山森林公园、西京古道、仙门奇峡景区和必背瑶寨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还原笋、瑶山熏肉、瑶山苦爽酒、大布腐竹、山坑螺、金竹峰单丛茶、南水水库野生淡水鱼和巴西果汁等。
县级乐昌市,别名佗城,地处韶关市西北部,隋开皇十八年(公元年),改梁化县为乐昌县,因境内有乐石、昌山而得名。
全市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52.96万,常住总人口约42.2万。
市境地势北、中部高,东西两侧低,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主,各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约为72%、13.5%和14.5%。
境内内景名胜主要有古佛洞天景区、金鸡岭风景区、九福兰花公园和龙王潭生态旅游区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黄金柰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沿溪山白毛尖、佳栗坊板栗、“炮弹”香芋、北乡马蹄、鱼稻山泉米、雪毛鸡和子姜辣椒等。
县级南雄市,别名雄州,地处韶关市东北部。唐光宅元年(公元年)置浈昌县,五代南汉乾亨四年(公元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公元年)改为南雄州,因河北有雄州,故此称为南。因地当庾岭要口,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为南北咽喉之地,可控带群蛮,襟会百越,故以雄名。
全市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49.24万,常住总人口约33.93万。
市境南北面为山地区,中部盆地内为丘陵区,观音栋海拔高度为米,是全市最高峰。
境内风景名胜主要有孔江国家湿地公园、珠玑巷.梅关古道景区、帽子峰森林公园、香草世界森林公园和坪田银杏森林公园等。
当地名优特产主要有南雄板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山竹笋、金友香米、油山香菇、南亩凉果、江头黑山羊、梅岭鹅王、水口鱼王、香酥铜勺饼和龙华古灶酒等。
为方便更多人认识、了解韶关市,文章中谬误、遗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朋友留言批评指正。
洋芋豆好看的人都点赞、分享和在看了